“道長,您再幫我看看。”
李大眼中迸出崇敬之色,“我這些兒子們,將來的運道如何?能不能當大官?”
逐名逐利,人之常情。
他是獄中小卒,當然希望後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能當上大官。
清虛伸手掐算了片刻,神神叨叨的。
忽然皺著眉道:“你雖然多子多孫,但這也隻是你自己的福氣,你的孩子們,怕是一生蹉跎啊。”
此話一出。
李大瞬間慌了神,滿臉冷汗,“道長,您…這話怎麼說?”
“你已有三位兒子,現在即將迎來第四個,生子本為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可你四子已是陽盛陰衰。”
“古相書上曾有雲,天地萬物跳不出平衡二字,你第四個孩子若是閨女,那就是陰陽平衡,這自然是福氣了。”
“可你偏偏生了兒子,唉…你怕是留不住他們啊,今後可能會死於非命。”
清虛這麼一解釋,李大早已嚇得麵色慘白。
如若是彆人這麼說,他定會痛罵對方是江湖騙子,甚至要將他抓進地牢,狠狠抽打一番才解氣。
可這位道長…他是國師的師弟啊。
方才看手相,他也將自己的情況說的一字不差,這讓李大對其深信不疑。
多生兒子本是福氣,可偏偏他運氣不好,生為趙國人,這趙國的現狀……
常年征戰,征兵都已經連十五歲都不放過。
他一家四個都是兒子,按征兵律法,要抽三丁…這哪兒是什麼多子多福,這是在給朝廷生炮灰。
“道長,可有法子救我孩子?”
李大噗通一聲直接跪下磕頭。
“道長,不,仙長…您救救我孩子吧。”
“隻要能改運,我什麼都願意付出。”
李大的額頭磕在地板上,用力之大發出砰砰聲,不出片刻的功夫,他就已經鮮血淋漓。
“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趙國。”
“正所謂,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清虛淡淡的說著。
李大麵色泛苦,愁眉道:“唉,小人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可…可我隻是一介小卒,弄不到全家的路引啊。”
朝廷為了防止各地人口流失,一直沿用路引製度,這所謂的路引其實就相當於通行證。
路引上麵會寫明此人的出生年月,身高體重樣貌,家住何處有幾口人,去做什麼,以及去多久。
上麵事無巨細,清清楚楚。
還要有當地官府的蓋印備案。
如若沒有路引,連當地都出不出。
一旦敢離開,官府即刻發兵追緝,當做流寇處置,輕則打一頓,家人花銀子贖出來。
重則發配充軍,運氣好的還能苟延殘喘,運氣不好的身死異鄉,連個上墳的人都沒有。
李大自己倒是可以弄來路引。
但他拖家帶口的,難道要自己跑了?
“救你也算功德一件。”
“好吧。”
清虛幽幽一歎,道:“你妻子臨盆後,你要好生供養她,一年之內不可再同房。”
“一年以後,夫妻同房,貧道可保證尊夫人會再懷一胎,這胎便是女兒。”
“有兒有女,陰陽平衡。”
李大聞言,有些狐疑,“這…就行了嗎?”
清虛又道:“明天,你取文房四寶來,貧道給你畫一道符籙,可保平安。”
李大喜不自勝,連連道謝,“多謝仙長大恩,小人…小人實在不知道怎麼感謝仙長。”
清虛神秘一笑,“真想感謝貧道?”
李大不是傻子,他很清楚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便掉了也不肯定砸中他,這位道長能掐會算,也沒必要主動幫他。
既然他選擇幫了,那就是有所求。
這也是等價交換。
李大連忙點頭,“隻要是小人力所能及之事,願聽仙長差遣。”
他當然不敢誇海口,說什麼赴湯蹈火之類的場麵話,他隻是一個小獄卒。
力所能及的範圍,最多就是幫清虛改善一下環境,讓他住得稍微舒適一些。
其他的,可就愛莫能助了。
“你去廬山,山神廟替我帶一句話。”
清虛微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