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三隻王八(1 / 2)

匪禍天下 信馬由韁123 3810 字 6個月前

袁守敬袁大將軍帶著為數不多的幾個隨從,來到了淮北大營。

與那位傳說中的焦大將軍初次見麵,二人都假惺惺地十分客套。

那位在街麵上混了幾十年的焦大將軍更是顯得謙恭有禮,十分低調,絲毫沒有表現出作為地頭蛇的傲慢。這正是他的圓滑之處。

論軍中資曆、戰功,焦大將軍都遠低於麵前這位袁大將軍,而且他心裡很清楚:這位袁大將軍奉了剿匪總兵官的指令,此後常駐淮北大營,而且此人追隨南宮大將軍那麼久,明顯帶有上級領導指派自己人對他進行監督的意思。

審時度勢,自己必須收斂一些,在探明對方底細之前,一定要畢恭畢敬、小心翼翼,絕不能讓對方抓到自己什麼把柄。

他的謙恭客氣令這位袁大將軍心裡很舒坦,感覺自己比待在南宮大營還要受人尊重。

同時這位袁大將軍在官場混跡多年,以老成持重著稱。

他心裡也十分清楚自己所處的特殊位置,而且他帶著自己明確的目的,時刻不曾忘記那位兵部尚書對自己的叮囑,想儘快拉近與焦大將軍之間的關係,因此對這位焦大將軍也十分客氣。

他甚至主動給焦大將軍獻上了一份見麵禮,一箱黃白之物。

焦大將軍難免有些喜出望外,對袁大將軍充滿了好感,兩人很快便熱絡了起來,甚至有一種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感覺。

正如民間俗話所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王八瞅綠豆,很快就對上眼兒了。

沒過兩天,焦大將軍又拉上了那位田尚書的得意門生,自己的老朋友,李霄鵬李大人親自作陪,大擺酒宴,為袁大將軍接風洗塵。

這頓酒宴的菜品十分豐盛,其中最重要的一道菜,是三隻大王八。這道菜營養豐富,生津活血,滋味鮮美,在當時也十分難得。

袁大將軍聽說那位李大人竟然是田尚書的得意門生,欣喜之餘,對其也是相當客氣。甚至忘了自己的年齡,與其稱兄道弟。

而那位少年得誌,風光無限的李大人對這位袁大將軍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如此老成持重,辦事穩健又不喜歡擺架子,這才像個大將軍的樣子。

他其實心裡一直對那位焦大將軍頗為不滿,私下裡認為他隻知道投機鑽營,瘋狂為自己斂財。軍務方麵才智平庸,手下將士萎靡不振,致使整個淮北大營缺乏積極的戰鬥力。

說了幾次讓他去剿滅鳳凰嶺的那一股土匪,卻總是推三阻四,毫無軍人氣魄。

聽說不久之前焦大將軍率領部下大隊人馬,偷襲洪家軍的匪寇,結果被人家搞了個反偷襲,最終丟盔棄甲,狼狽而回,看著都窩囊。

如今袁大將軍來了,可就太好了。能領著淮北大營,重振士氣。雖然那位剿匪總兵南宮大將軍他還沒見過麵,但就憑南宮大營能夠勢如破竹地清除外患,那蕩平內亂,更是手到擒來。

這讓他信心大增。因為李大人的心中很有分寸:千裡求官隻為財。充分利用手中權力,給自己多撈點好處,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但利用業餘時間,好歹也得為朝廷出點力,辦點正事。否則有些太說不過去了,畢竟領了朝廷的俸祿。

酒過三巡之後,他們三個都顯得很開心。覺得彼此之間有幾乎相同的價值觀、人生觀,說好聽點那是興味相投,互相吹捧,彼此欣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