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竟敢斷我北遼之根(1 / 2)

北遼國的國體有些許的特殊,整個國家說是皇帝的,但是歸根結底其實都是那些世家大族的。

他們氏族之人幾乎把持住了整個北遼上下,對於他們來說,解決平民與貴族之間最好的方式就是發動戰爭。

耶律天啟的目光在群臣間掃過,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他深知,北遼國的權力架構遠非表麵那般簡單,那些世家大族,如同盤根錯節的古樹,深深紮根於這片土地,他們的影響力滲透到國家的每一個角落。

朝堂之上,看似是他一言九鼎,實則每一步決策都需考量這些大族的利益,否則,即便是身為皇帝,也難以坐穩這龍椅。

“世家貴族出兵解困?”耶律天啟心中冷笑,這看似是解燃眉之急的良策,甚至於還可以顯現出要削弱那些世家大族的時機,可是細細想去,實則是引狼入室的蠢行。

這些大族手握重兵,府兵之多,裝備之精,遠超朝廷直屬的軍隊。

甚至於連耶律天啟的禁衛數量都沒有他們加在一起多,一旦允許他們介入國都防衛,無異於將國家的命脈拱手相讓。屆時,無論與大乾王朝是戰是和,自己都將失去對局勢的控製,成為那些大族手中的傀儡。

他的思緒飄回過往,記得初登基時,曾雄心勃勃地想要改革朝政,削弱世家大族的勢力,讓皇權真正歸於皇帝之手。但現實卻如冰冷的鐵鏈,緊緊束縛了他的手腳。

每一次嘗試,都會遭到那些大族的聯手抵製,或是明麵上的陽奉陰違,或是暗地裡的陰謀詭計,讓他不得不一次次妥協,直至今日,這份野心已被歲月磨平,隻留下深深的無奈和不甘。

“朕,何嘗不想親政,何嘗不想將這北遼的每一寸土地都牢牢握在手中。”耶律天啟心中暗自歎息,但這份念頭隻能深埋心底,不能言,不敢言。

他知道,一旦表露出絲毫對世家大族的不滿或意圖削弱的跡象,立刻就會引發一場前所未有的動蕩,甚至可能導致國家的分裂。

“罷了,罷了。”他輕輕搖頭,將心中的激蕩情緒平複下來,“固守待援,未必不是良策。徐安小兒,朕倒要看看,你能囂張到幾時。待到博西樂大軍歸來,便是你的葬身之時。”

耶律天啟的話語中帶著決絕,卻也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苦澀。他明白,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包括那些世家大族,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哪怕這意味著必須暫時忍受他們的掣肘。

“至於削弱世家之事……”他心中暗自思量,“或許,該從長計議,尋一個既不觸動他們根本利益,又能逐步增強皇權的法子。徐徐圖之,方為上策。”

耶律天啟的眼神逐漸變得堅定,他決定,即便前路艱難,也要為北遼的未來,為自己的子孫後代,鋪設一條更加穩固的皇權之路。哪怕這條路漫長且充滿荊棘,他也要一步步走下去,哪怕隻是微小的進步,也是向著真正掌握國家命運的目標邁進。

於是,他再次環視群臣,聲音沉穩而有力:“就按方才所言,固守待援,同時,密切監視徐安動向,準備迎接博西樂大軍的歸來。至於其他,待此戰之後再議。”

耶律天啟的話語,仿佛給群臣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們紛紛點頭稱是,心中卻各有盤算。而耶律天啟,則在一片應和聲中,默默規劃著屬於自己的,更為深遠的布局。

“陛下……不好了!陛下!”

“陛下,城牆防衛來報,那大乾的騎兵竟然掉轉馬頭朝著城西而去……”

此時,一個太監模樣的人匆匆跑來,快速給耶律天啟跪下,說著目前最新的動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