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和村民們看來, 他的公司在縣城建廠才是正常的,在小山村裡建廠反而覺得奇怪,畢竟在他們看來,廠子那當然屬於城裡。
所以其實柏晨同時選了兩塊地在村裡建廠, 父母就不太認同, 他們覺得還不如都建到城裡去。
在他解釋為這裡主要做一些實驗性更強的東西時, 他們才終於理解。
現在聽柏晨問招工的事,父母知道這是公司的事業又更進了一步, 非常的高興。
隻是招工要找村民,他們是萬萬沒想到的。
“不太合適吧?”柏澤祥說道, “正式的工廠不招正式員工嗎?還要招臨時工?”
村裡留守的老人年紀都不小了, 都已經過了退休年齡。招村民,那可不就是招臨時工麼。
“是啊, 村裡的人做做雜活還可以, 大家做了大半輩子的農活,工廠裡的工作哪裡會做啊, 這個年紀現學也來不及。”林豔也道, “再說大家也乾不了幾年就得歇下來了啊,以後你不還得重新招人嗎?”
“是不是錢緊張?”柏澤祥問, “暫時招些臨時工抵一陣子?”
“有些活它就是雜活, 但雜活也得有人做。”柏晨答道, “正式工沒人願意做雜活,確實避免不了要招一些臨時工。我想著如果村裡的熟人願意做,那肯定優先給熟人做。再怎麼也是可以掙錢的嘛。”
“哦哦這樣啊。”柏澤祥表示了解了, “那肯定願意啊,你們開工錢又舍得,大家可能還要爭著做。”
“但是縣城有那麼遠, 真去那裡乾活也不方便啊。”林豔說道,“又沒地方住,加上人生地不熟的,大家去了可能生活也不習慣。”
“我們會提供宿舍和食堂。”柏晨道。
“臨時工也提供住宿?”柏澤祥疑惑道,“那你們這用人開銷是不是太大了?”
“食宿花不了多少錢的,縣城地價物價都不貴。”柏晨胸有成竹的樣子,“我們已經算過賬了。”
“哦集體宿舍和大鍋飯,那倒也還行。”柏澤祥點點頭。
林豔想了想,提出建議,“你們還不如問問那些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把他們招到廠裡麵,我們這裡出去的年輕人都能吃苦,也肯學,肯定沒問題的。”
柏晨眼前一亮,“這個辦法好,還是老媽聰明。”
“那樣的話即使你們再招臨時工,他們家裡的老人也就很願意去。”林豔接著道,“我們這輩人我最清楚了,年輕時候就盼著孩子長大了能夠進城安家,然後接父母去城裡生活。你解決了年輕人的生計,還用愁老人嗎?”
“您說的太對了,那我們就這麼辦。”自己竟然想漏了這一茬,柏晨心道還好問問父母,果然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呢。
仔細一想,聽母親這話的意思,他們以前其實也是這麼盼著的。
他說道:“我也不能隻讓大家都實現進城生活的願望,等時機成熟了我去縣城買套房,你們也搬進城裡生活。”
“那敢情好。”林豔笑道。
在父母看來,現在兒子的事業做這麼大,廠子都要開到縣城裡去了,在縣城安個家當然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要是以往困難的時候,林豔肯定會說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進城裡哪裡習慣得了,還是山上好。
其實那種時候他們是不想給兒子壓力,也不想給兒子拖後腿,並不是不想進城。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他們覺得安個家沒什麼壓力。
柏澤祥一向要嚴肅一些,但此刻也抑製不住嘴角上揚,嘴上卻說:“你廠子開在縣城裡,那你還是先把自己的家定下來,我們你不用管。”
“隻要你們願意進城就行了,”柏晨道,“其他事我會全部安排好的。”
“你也彆太辛苦了,要多注意休息。”林豔叮囑道。
跟父母談完話,柏晨去找陳清峰把招工的方案跟他講了一遍。陳清峰也很讚同這個辦法,便授意讓柏晨去辦。
柏晨又讓父母在平時聊天中把話跟村民們透露出去,先把勢頭造起來,讓父老鄉親們先對事情有個期待,跟在外打工的兒女聯係的時候也跟他們透露透露。
這樣的話以後正式招工的時候工作就會好做得多,真想加入他們工廠的人也會提前有個心理準備,不至於到時候想來也會被其他事情絆住腿。
造勢的效果比柏晨想象的來得還早,頭天晚上柏晨讓父母跟村民們透露口風,第二天晚飯後就有人來找他了。
一來還來好幾個,都在問他招工的事是不是真的,什麼時候招,自家孩子可不可以。
柏晨給出肯定的答複,“是有這個想法,如果咱們村的兄弟姐妹們能到我們公司,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他們願意,我們肯定會優先考慮的。”
話一落地,這些長輩們紛紛開始跟他說起自家孩子的特長,這些年在外學到了哪些手藝,取得了哪些成績。
目的隻有一個——阿晨你一定要讓我們家孩子進你的廠啊。
柏晨很能理解這些長輩們的心情。
他們這裡工業不發達,那些出門打工的年輕人都去得比較遠,每年跟家人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麵。
要是能夠回到縣城上班,那一家人就可以經常在一起了。
而且在縣城裡上班,在縣城裡安家也夠得著,不然以後打工打不動了還要回村裡。
怎麼看都是合適的。
更何況現在大家對柏晨是百分之一萬的信任,進他的廠那肯定不會吃虧,一定是儘撈好處咧。
想想都美,大家都太期待了。
不足兩天,這個消息就傳遍了全村。雖然不是每個人都來問柏晨,但所有人私底下都充滿了期待。
甚至有的人家在附近其他村有親戚,消息也傳到了彆的村裡。
這個結果柏晨自然是高興的,同時肩上也感受到了責任。
消息都放出去了,話也已經說出口了,那這事就必須辦成。
為了讓招工工作來得快一些,不讓大夥等太久,建廠的過程中,柏晨抽時間開始跟負責工廠的團隊擬定招工崗位、需要培訓的技能、以及其他一些上崗要求,還有待遇等等。
儘量把準備工作都做全麵詳細,提高效率,節約時間。
縣城和山裡兩頭跑,柏晨每天都很忙。
研究工作都隻能交給其他人,他就負責把關,遇到困難的時候攻克一下。
不過不論多忙,每天傍晚跟江琳他們的總結會議他都會參加,隻有這樣才能時刻把握空間裡的研究進度。
甚至有時候要是有半天時間不用去看著建廠的進展,他就會跟大家進空間。
畢竟陳老說了,現階段環境和植物的研究是重中之重,而植物研究的一半任務現在是由他來負責。
陳老並沒有因為他要忙建廠的事情就不讓他負責這一塊,江琳也沒說要把空間植物研究的事情都自己扛下來。
不是他們不願意讓柏晨不這麼累,是他們都知道,柏晨就像一把劍的劍刃、或者一顆子彈的尖端一樣,有他在,科研進展總是快很多,也會有更多關鍵性的發現。
兩個月的時間,山上的製藥小廠和治汙產品的小廠都已投入使用。
縣城裡的廠子也如期建成。
柏晨把山上的事情暫時交給秦燦、江琳和高組長,他親自去縣城跟工廠的其他成員一起進行招工工作。
有了前期的造勢鋪墊,他一正式招工,村裡出去打工的年輕人都陸續趕回來。
有的人因為現在的工作還沒忙完,擔心回來晚了沒了崗位,隔一兩天就給柏晨打電話,讓他一定要給他們留著崗位,他們一定儘快趕回來。
柏晨有些感慨,一個人不辜負彆人的信任,彆人就會一直信任你。
說起來他取得彆人這麼大的信任,背後都是因為國家給的支持。
看著工廠逐漸成型,越來越多的有用產品也會隨著對空間的不斷研究和開發而投入生產,柏晨胸中的激情燃燒起來,一定要把國家交給他的事情做到最好。
如果按上次心中冒出來的一瞬間命中注定的想法,他覺得這就是他的使命。
柏晨招工的信息傳遍了老家附近各個山村,他每天除了接待趕來麵試的老鄉,還要接無數個谘詢電話。
但是縣城裡的廠子不生產核心產品,現階段也隻是預生產後勤或者包裝等材料,生產規模也不可能投入太大。
本著先解決位麵空間所在區域的移民問題的原則,他優先錄取本村的人。
人家一個村的,關係自然更近,其他村的人也沒法說什麼。
招工工作進展很順利,半個月時間,幾乎全村的年輕人都被招進了工廠。
還有兩三戶人家的年輕人沒來,也是因為暫時還顧不上,最遲一個月後也能來。
年輕人回鄉就業,老板就是他們小時候的玩伴,感覺多少有點微妙。
尤其有一部分人,在柏晨大學畢業在外打拚沒怎麼給家裡做貢獻那段時間,他們多少對柏晨有些看低。
柏晨因為上學時間長,他還在上高中,同村的那些同齡人已經在外打工給家裡寄錢了。
而他高中畢業又上四年大學,畢業後幾年卻也沒見讓家裡日子好過起來。
他們沒想到,柏晨這麼快就把事業做得這麼大。
而現在柏晨已經變成自己老板,心裡還是會有一點點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