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359【謀劃明年的奧斯卡大獎!塑料姐妹花的再次對決】求訂閱
十幾分鐘後。
紅毯上的嘉賓逐漸變少。
在迎接了最後一批嘉賓後,李藝書跟艾米還有哈維走進了大劇院。
幾分鐘後。
《芝加哥》正式放映。
對於一個中國人拍攝美國的歌舞片,還是百老彙經典《芝加哥》,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不看好的。
其中就包括學院主席阿瑟·米勒。
這次受邀過來,純粹是想來看看這個中國人拍的《芝加哥》到底是個什麼樣。
隻是隨著電影的緩緩播出,那充斥著美國三十年代的時代風格,還有那完美到經典的歌舞,讓阿瑟·米勒拋棄了之前的想法,開始認真的觀看起這部電影。
有他這樣思想的不在少數。
絕大多數影評人還有受邀來的明星、製片、導演們,在看了開頭前十分鐘的戲後,就沉浸在了好萊塢多年沒見的歌舞片世界當中。
“李,我們成功了。”哈維一直在觀察阿瑟·米勒等老白男的表情,見他們從開始的懷疑、不屑,到現在的認真與歡喜,就知道這部電影成功了。
“嗯?”李藝書疑惑的看向他。
“阿瑟·米勒他們很喜歡。”
哈維興奮的說道:“學院五十歲以上的成員占了絕大多數,他們大都經曆過歌舞片輝煌的時代,你這部《芝加哥》拍的很合他們的心意,我相信明年的奧斯卡,拿下一個重量級的大獎不成問題!”
奧斯卡重量級的大獎,隻有四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跟最佳男/女演員。
最佳男/女演員都不太可能,娜奧跟辛迪她們倆演技不行,湯姆漢克斯今年才拿到了小金人,明年基本是不可能了。
那就隻有最佳影片跟最佳導演!
儘管已經有了歐洲三金,還有戛納最佳導演,威尼斯銀獅獎,以及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最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
可要是再拿下一座奧斯卡最佳影片或最佳導演,對李藝書來說也是一份不錯的履曆。
未來十年……
不,未來二十年,一直到2015年之前,奧斯卡的影響力會隨著好萊塢電影,逐漸的蔓延向全世界。
李藝書要是能拿到奧斯卡大獎,最起碼二十年內,亞洲電影教父這個稱呼,絕對算得上名副其實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電影實力擺在那,好萊塢電影未來二十年都是呈上漲的趨勢,而且不是一般的上漲,堪稱橫掃全球,幾年後的那艘大船,更是將好萊塢電影推向了全世界。
李藝書的基本盤是在國內,同時也是在亞洲,最關鍵的自然是東亞地區跟東南亞地區。
一座奧斯卡大獎,對李藝書未來發展還是至關重要的。
想通這點,李藝書笑道:“哈維,我相信你有這個能力將我們的電影推向奧斯卡,拿下大獎!”…。。
“哈哈,沒問題李,你的電影太棒了,明天的奧斯卡大獎,必定有《芝加哥》!”
自從《低俗小說》成功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後,不僅票房大漲,還連帶著錄像帶市場大爆,哈維就看到了他未來的發財點,就是奧斯卡!
《芝加哥》有他一半的投資在內,電影質量又擺在這,導演李藝書也是全球聞名的國際大導演,明年奧斯卡一旦獲獎,相關周邊必定賣瘋。
畢竟這樣一部歌舞片,在家裡麵看,跟電影院看,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二人低聲聊了幾句,就開始認真看起了電影。
李藝書也在尋找電影中出現的問題,跟上一世的版本略顯不同,娜奧米沃茨的演技還行,但辛迪的演技就差了不少,不過好在這是一部歌舞片,她的舞蹈完成度很高,搭配上超模的身材,讓人看後蠢蠢欲動。
這就足夠了,因為演技這一塊,有湯姆漢克斯做保底。
114分鐘,不足兩個小時的電影,很快就放映結束了。
李藝書、哈維還有一眾主演們登台謝幕。
“李,你拍了一部優秀的歌舞片。”阿瑟·米勒鼓舞道:“很難想象你一個中國人,能拍出這麼精彩的歌舞片,這是我十年來看過的最棒的歌舞片!”
“可能是因為我看過很多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歌舞片的緣故,我對那個時代的好萊塢充滿了向往,但我知道這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或許隻能留在我們記憶中緬懷。”
好話不要錢,李藝書自然不會吝嗇他的好話。
“沒錯,那是最好的時代。”阿瑟·米勒感慨道。
人老了,就容易懷舊,特彆是阿瑟·米勒這樣的八十歲老人,他太渴望那個時代了。
因為那時候的他身體年輕,充滿了活力,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垂垂老矣的身體,儘管受人尊敬,隨便招招手,遍地都是十八歲的金發美女送上門,可生活上卻猶如一灘爛泥。
懷舊的情緒說來就走,也說走就走,阿瑟·米勒好奇的問道:“李,因為你向往那個時代,所以你拍了這部電影?”
李藝書攤開手道:“沒錯,我想體驗一下那個時代,所以有了這樣一部電影,米勒主席,你是經曆過那個黃金時代的人,讓人羨慕,我想問問你,這部電影是否有還原那個時代的一部分?”
“很棒!”
阿瑟·米勒認同道:“不隻是還原了一部分,而是很大一部分,唯一欠缺的,可能是你沒經曆過那個時代,或許你可以看一本我寫的書《好萊塢的黃金時代》”
“沒問題米勒主席,我回頭就拜讀您的作品,我會好好看的,或許能給我第二部的靈感?”
“你下一部電影還是歌舞片?”
“有這個想法,不過米勒主席應該知道,現在是特效大片的時代,我得為公司跟投資人負責。”…。。
“是啊,商業片的時代,全都是特效大片,讓人厭惡。”
阿瑟·米勒毫不掩飾對特效電影的厭煩,他們那個時代的電影,全都是靠演員的演技,根本不像這個時代,堆砌出各種特效來充斥人們的眼球。
又聊了一會兒,或許是年紀大了,觀看了兩個小時的電影後,阿瑟·米勒明顯流露出疲憊的神色,在助理的攙扶下告彆了。
李藝書笑著回頭衝著艾米道:“艾米,你調查的沒錯,這個阿瑟·米勒的確很討厭特效大片。”
“不隻是他,我查過了,學院那些位高權重的,幾乎全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老白男,他們普遍厭惡特效電影。”
老白男這個詞,是艾米從李藝書口中聽到的,當初聊起學院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李藝書脫口而出一幫老白男。
這個詞,形容的實在是恰到好處!
艾米如今也說順口了,老白男老白男的叫著。
她好奇的問道:“老板,我看你跟阿瑟·米勒聊得很不錯,明年我們是不是真的有希望拿下奧斯卡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