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新晉國際影後於飛鴻,蔣琴琴委屈壞了】(1 / 2)

8月7號。

洛迦諾電影節正式開幕。

除了入圍的電影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紛紛帶著自己的電影參展。

不過這些電影人,大都是一些沒什麼名氣,來電影節碰碰運氣的導演,還有不少新人導演。

誰讓洛迦諾電影節這些年發展的實在是太差了,知名一點的導演都不會來,李藝書的出現可以說是降為打擊了。

頭一次來電影節的王誌聞跟黃力加導演,對電影節一切都很好奇,幾乎全都撲在了電影展映上。

而李藝書因為跟主辦方談妥,今天的金豹獎百分之百歸屬到他頭上後,對於電影展映這一塊,他全權交給了集團管理電影節的負責人。

李藝書除了開幕後的第一天親自過來,之後便帶著於飛鴻、蔣琴琴等人,開始在電影節上尋找適合在香江以及東南亞發行的影片。

忙碌半年的李藝書,也趁著這個機會好好地休息,帶著她們倆在這座瑞士小鎮上四處遊玩。

期間,李藝書也接受了幾名外國記者的采訪,同時還跟新華社的記者張曉波見了麵。

這位張曉波記者是老熟人了,當年李藝書在戛納獲得金棕櫚的時候,就跟他有過接觸,後來的幾次參加電影節,也都是他帶隊過來采訪。

洛迦諾馬焦雷湖北岸,李藝書正坐在一處遮陽傘下,與張曉波聊著天。

馬焦雷湖是橫跨意大利與瑞士的一條大湖,北端延伸至瑞士境內,距離米蘭約90公裡。

李藝書已經想過,等這次參加完洛迦諾電影節後,便坐船直接前往米蘭,在那邊帶劇組眾人去玩幾天,之後便跟《花火》劇組,一起參加8月30號舉辦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簡單的寒暄一番,張曉波這才正式開始提問:“李導,是什麼讓你選擇來參加洛迦諾電影節?”

“想來參加便來參加了。”

李藝書笑盈盈道:“張記者,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問我,為什麼來參加洛迦諾這種沒什麼名氣的電影節?”

張曉波笑了笑沒有言語,但表情卻是肯定了李藝書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不單張曉波想知道,很多國內的電影人都是不太理解的。

在他們看來李藝書現在的身份,完全不需要參加這些不知名的電影節,能拿獎還好,不能拿獎,那豈不是墜了他好不容易打拚下的名聲?

“我知道現在洛迦諾電影節,在歐洲包括在國內還有亞洲地區的名氣不是很大,很多人包括不少電影行業的工作者,對這個電影節也知之甚少,還有不少連名字都沒聽過的,但是洛迦諾電影節曆史悠久,六七十年代更是被譽為歐洲四大電影節之一……”

李藝書巴拉巴拉,說的大都是好話,總不能直白的講,自己過來參加這個電影節,最開始的目的,隻是想要捧於飛鴻當影後吧?…。。

張曉波來之前也是對洛迦諾電影節有過調查的,知道這個現在沒名氣的電影節,當年也是輝煌過,所以見李藝書如此說了,倒也是認可了這個說法。

“那李導,你認為這次能獲獎嗎?”

“我肯定是希望可以獲獎的,我相信每一個來參加電影節的導演,都希望能從中電影節得到收獲,但具體能不能獲獎,就得看電影節評審們的選擇了。”

“那……”

一問一答之間,兩人聊得很愉快。

從洛迦諾電影節再到不久後的威尼斯電影節,還有近幾年來,國內電影人在歐洲電影節的屢屢成功。

隨著時間流逝,采訪也到了尾聲,張曉波準備問出最後一個問題,他說道:“李導,你認為未來國內的電影節,比如上海電影節,能夠比肩歐洲三大電影節嗎?”

“當然可以比肩!”李藝書笑著點頭道:“我認為不僅僅是比肩,未來上影節肯定有超過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希望。”

“哦?為什麼?”

張曉波來了興趣,如今歐洲三大電影節不僅在國內知名,在全世界都是響當當的,每年都有海量的電影人去參賽去參展,其中不乏一些大眾熟悉的大導演與演員們。

“因為市場!”

“市場?”

“是的。”

李藝書點點頭:“中國電影市場,是全世界最有潛力的,你無法去否認我們國內擁有的龐大的觀影群體,哪怕這些人中,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進過電影院,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未來人們手上富裕的錢會越來越多,走進電影院觀看電影,會成為他們休閒娛樂的一件趣事……”

他經曆過國產商業電影最輝煌的那十年,2010-2020年,這十年的時間,是國產電影發展最快最迅猛的十年,各類優秀題材的佳作層出不窮。

有傳統武俠《繡春刀》、科幻巨作《流浪地球》、軍事戰爭《戰狼2》、喜劇電影《泰囧》……

那時候因為有互聯網大廠砸錢,電影票幾乎便宜到9.9元一張,一杯奶茶的錢走進電影院內,很多人都是樂意的。

而也是自那時候開始,2015年內地全年觀影人數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

一部電影幾十億的票房,已經不足為奇了。

張曉波問道:“那在采訪的最後,李導有沒有什

麼想對國內電影人說的呢?”

“沒有什麼可說的,我雖然有點成績,但還不足以當人師。”

李藝書笑著婉拒了,他倒是想提倡商業電影的發展,但其本身是靠文藝片起家出名的,去推商業片,很容易被一些老頑固抨擊。

“好吧。”

張曉波也沒有再說,隻說這幾天會在洛迦諾電影節上多采訪一些外國電影人,希望李藝書能幫忙介紹引薦。

李藝書爽快答應,他這幾天雖然一直在玩,卻也跟不少電影人碰過麵,雖說成名的少,但大多數電影人對他還是有很深印象的。…。。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到了8月17號。

洛迦諾電影節閉幕式如期召開。

不同於戛納等電影節的星光璀璨,洛迦諾電影節的紅毯,隻能用“慘淡”來形容。

遊客、和電影人來了不少,可卻幾乎沒有幾個知名的演員明星,惟一的一個名氣很大的女演員,便是法國演員伊莎貝爾·阿佳妮,她是今年洛迦諾電影節的評委之一。

紅毯上,伊莎貝爾·阿佳妮在看見李藝書帶隊登場後,故意停下腳步,等對方過來,這才走上前:“你好,李!”

“你好阿佳妮女士。”

對於這位法國玫瑰,李藝書印象還是很深的,其中最記憶猶新的,應該是那部《著魔》,一個瘋癲的美人形象,讓人難以忘懷。

伊莎貝爾·阿佳妮笑道:“終於是見到你了,我很喜歡你拍的那部《朗讀者》,你在裡麵演的很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