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革之二次變法(2 / 2)

龍銀的穿越 龍銀大人 1674 字 6個月前

師父的道為長生道,門下弟子如對星相學,兵學,遊說學(這個我的理解就是嘴炮學),出世學(簡單來說就是修真養性,服食引導)。諸如此類,師父都會傳授,我時常疑惑,師父這麼多弟子,全部都有成就,那麼師父的長生道怎麼實現呢,更何況師父乃神穀真人,擁有通天貫徹之能。

真人答曰:自央革開始真正布局,我也已入局。好吧,我就靜靜的看每一位門派裡的弟子軌跡,去追尋他們留下的蛛絲馬跡,看看自己能不能破局。

央革回到門派,師父教了什麼,我是不得而知的,當央革回到秦國的時候,即便開始了第二次變法,這第二次變法很快得到了秦肖公的準奏,快馬加鞭的實施起來。

第二次變法在第一次變法的基礎上更為深刻。

把原有的井田製直接廢除,將原本寬1步,長100步為一畝的製度廢除,改成240步為一畝,這就加大加寬了農戶的土地麵積。然後在原有第一次變革的基礎上繼續推行縣製,以便更好的管理每個村落,每個轄區的人口。縣一級的官員全部直接聽命於秦國朝廷,這樣以來,地方上的行政權及兵權就全部集中於秦國朝廷,聽命於秦國國主。

統一了貨幣,簡稱統一度量衡,這個我不信是央革自己研究出來的,肯定是回到門派,師父傳授的,在我眼裡,央革都沒有秦蘇有靈氣,秦蘇雖然清瘦清瘦的,但是秦蘇有仙飄飄的氣質,儘管傲氣了點,可是央革是比不上的。

這個度量衡使秦國頒布了一升的標準量器,這個製度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征收稅賦,以及給秦國各級官吏發放俸祿。

秦肖公之前的秦國,其實是沒有多少官員的,一個國相,一個管家,幾個管理人員,是沒有正式的分編的,而央革的第一次變法,已經增加了縣製官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