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革變法之完結(1 / 2)

龍銀的穿越 龍銀大人 2578 字 6個月前

路途中,秦蘇講。

要把我從師父那得到的央革變法全部全部理一遍。

如和他的有出入的地方,秦蘇再進行補充和說明。

我覺得吧,師父那肯定是有選擇性的告知於我的,神穀真人的布局怎麼可能全部讓我知曉,秦蘇所知道的央革變法,是現實版本,是實實在在已經發生了的,其實我更傾向於秦蘇。

因為書呆子酸秀才,特彆是有傲氣的老古板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瞎扯的。

所以我說,好吧,那我就繼續講央革變法之繼續,有不好的地方,酸秀才秦蘇補充。

統一度量衡,這個製度是屬於經濟的,所有的量度統一,就意味著官員發放工資,以及農人之間的兌換,和商戶之間的兌換都得到了統一。

之後在經濟上,央革還實行了‘初為賦’。

當時的秦國是不富裕的,官員都沒有多少,僅僅隻是依靠貴族的土地征收,和養馬收入,這個‘初為賦’就是在西遷的和擴張的領地裡,縣製裡按戶征收人丁口的軍賦。

這個就保證了在秦國的領地裡,既限製了當時西遷的遊食之民,遊手好閒,不做事的農人,還符合之前的縣製法令,隻要人口歸納到縣製,有登記在冊的人丁,都要收軍賦。

最後還防止了貴族裡圈養的家臣和食客出現造反之舉,這種情況秦國國主秦肖公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所以這個‘初為賦’是一項極其厲害以及釜底抽薪的一條法令。

而且這個’初為賦’最根本的其實是解決了相當一部分秦國國庫的征戰費用,八國當時最大的開支就是戰爭,以獲得更多的領土和資源。

下一個是廢除落後風俗。

在前麵我們已經提及到,秦國是在昆侖山下發展起來的,所以秦國的地理位置實際上是很偏的,並不像其餘七國那樣,領土麵積都處於中原,土地肥沃,人俗風氣比較潮流。

秦國的各項風俗是比較落後的,甚至還保留了原始部落的習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