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子在位期間,秦國的擴張還是比較快的。
秦國占領了綿者,義渠,北戍等戍族,總的來說,秦國的攻占方向還是向西擴張的,不僅如此,秦國此時還向其餘七國學習建立縣製,不過這個時候僅僅隻是學習,是沒有頒布法令的。
秦國第十一位國君秦德子和第十二位國君秦宣子在位期間,秦國繼續向前發展,並吞並了一些小國,也有一些小國開始臣服於秦國。
第十三位國君秦成子在位期間,隻有四年,也沒有做什麼事,影響也不大。
秦國第十四位國君秦繆子,在位39年,對秦國的發展影響非常大。
秦繆子在位期間最初是準備東進,想要占領中原各地的。
不過由於剛出師就碰到了隔壁強大的楚國,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就停歇下來轉而立刻向西發展,開辟新的國土達千裡。
就這樣,秦國此時徹底成為西方諸侯的霸主。
被周襄王任命為‘西方諸侯之伯’,秦繆子就這樣成為秋春時期的霸主,也就是秋春五霸之一,不過秦國並沒有因此而崛起,而是內亂不斷,一天不如一天。
秦國第十五位國君秦康子。
第十六位國君秦共子,和第十七位國君秦桓子在位期間,並沒有繼續秦繆子的政策向西發展,而是向東擴張,在這三位國君的領導下,秦國不斷向東進攻,多次被東麵強大的楚國打敗。
此時秦國的實力不斷下降,和秦繆子時期完全不能相比,秦國開始走下坡路。
雖然在第十八位國君秦景子時期,秦國又多次打敗楚國,實力有所上升,但還是無法和第十四位國君秦繆子時期相比。
秦國第十九位國君秦哀子在位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
吳國打敗了楚國,並且占領了楚國的國都,申包須到秦國請求支援。
最後在秦國的幫助下,楚國得以收複自己的都城打敗吳國,可以說這次讓秦國徹底在其餘七國麵前露臉了。
秦國第二十位國君秦惠子在位期間,楚國發生了一件大事。
就是韓趙魏三家開始掌控楚國大權。
不過在這件事上,秦惠子是犯了個錯誤的,他最初支持的不是韓趙魏三家,所以是得罪了這三家的,但不管怎麼說,韓趙魏三家掌控楚國之後,楚國國君就名存實亡了,秦國東遷的最大阻力沒有了。
秦國第二十一位國君秦悼子。
第二十二位國君秦厲子。
第二十三位國君秦臊子。
第二十四位國君秦懷子。
第二十五位國君秦簡子在位時,連續五代國君,秦國基本上沒什麼發展,實力還停留在之前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