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經62-發丸之山(1 / 2)

龍銀的穿越 龍銀大人 2150 字 6個月前

小靈體非常讚同蠻蠻的觀點,一般這種事,蠻蠻的鳥頭動腦,小靈體絕不會多花一分心思,能輕鬆點則輕鬆點,要不然接下去的山嶽,一旦措手不及,或者遇上凶殘的野獸,不好對付。

走向下一座山嶽-王屋山。

王屋之山,是多石。[氵聯(左右)]水出焉,而西北流於泰澤。

這座王屋之山,小靈體僅僅隻是找到了這王屋之山的河流,這河流往西北流於泰澤!

北一經的隄山上的隄水也是流注於泰澤!

泰澤這條河流僅次於河水和海!

王屋之山上沒有什麼特彆的,除了這條河流注於泰澤,證明是和北一經還有之前的山嶽是有連接的。

舉父肩膀上扛著小靈體趕往下一座山嶽-教山!

教山,其上多玉而無石。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是水冬乾而夏流,實惟乾河。其中有兩山,是山也,廣員三百步,其名曰發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教山上的玉石很多,但是品質雜而亂,都是在流沙之上,很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玉石,品質次,不像之前的山嶽,玉石和礦物都是在惶惶流沙下麵,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沉澱,洗刷,玉石和礦物的品質也不斷的提升。

這教山上的玉石就在流沙之上,而且沒有石頭的遮蔽,全都是散晃的玉石,在流沙表麵流來流去,可想而知,這些玉石的質量。

在教山上的不遠處,玉石的源頭,就是教水,西流注於河,北三經和西山經也連接到了一起,河流是同一條-河!

一般流向大河的山嶽河流都不簡單。

教山上的教水也是,注入的是河!

小靈體仔細觀察了教山上的教水,教水冬乾而夏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