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屏裡14名學生走入考場,C班的7名學生顯得有點凝重的樣子,是從B班參賽者的身份上看出這是一場硬仗了吧?
如果這場C班輸了,那比分就會變為4:2,即使接下來抽到的最後一個項目還是C班的,那也意義不大了,隻是少扣掉30點班級點數,勝利方的100班級點數還是歸B班的。
測驗開始,這次B班學生沒有再交白卷,和C班學生一樣認真看起了題目。
我作為司令塔也從電腦裡看到了試卷內容,開始挑選對惠醬和石倉來說比較難答,而我又有把握做對的五道題。
以另外五人的學力,我也沒有必要代替他們回答。
這就是C班在自己項目中的優勢所在,阪柳肯定是選擇回答所有人的五道題的,畢竟她本人學力那麼高。
而司令塔的乾預方式對B班來說就沒太大用處了。
這是阪柳故意設置的,如果校方允許的話,她應該恨不得代替C班的參賽者答完所有的題目吧?
隻能代替答五道題,應該就是C班和校方協商後,校方能同意的最大數量了。
可以想見,要是B班的司令塔不是我這種普通學霸,而是一個擁有很高學力的學生,那阪柳就會把司令塔乾預的題目數量設定成隻能代替答一題的程度。
儘量剔除司令塔的影響,轉而去依靠C班學生本身的高學力,來攻擊B班學生平均學力不足的弱點。
總之,各班項目中司令塔的規則肯定是往傾向自己班的方向靈活設定的。
……
“接下來發表數學測驗的結果,B班——671分。”
平均每人考了95分到96分的樣子,但這主要是因為試卷比較簡單,可以推測出幸村、小美、鬆下、堀北四人裡出了三個或四個滿分。
缺少的那29分肯定是從平田、惠醬、石倉那裡扣掉的。
“然後就是C班的得分……665分,B班勝利。”
場麵一時極為安靜,雖然項目選拔考試還沒有徹底結束,但勝負已經分出來了。
即使攻擊到了C班防守薄弱的項目,B班又儘可能集中了能抽調的戰力,但C班依托實力和司令塔規則的優勢,隻差了B班6分而已。
當然具體是6分還是60分都不影響B班獲勝的事實。
“差一點就輸了呢……該說不愧是原A班嗎?”
我忽然意識到阪柳的布局並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不是鬆下、如果不是惠醬,阪柳安排駐守的戰力是能夠憑借司令塔乾預規則的優勢,擊潰B班組織的進攻的。
就是鬆下和惠醬突破了C班防守能力的極限。
甚至要是這試卷出的再難一些,讓平田、惠醬、石倉多錯幾道題,或者阪柳多安排一匹上等馬,情形都會發生逆轉。
可以確定,這贏的有很大的運氣因素。
我們還是低估了原A班與原D班存在的學力差距。
“嗬嗬,說不定該稱呼我們班為原原A班呢。”
阪柳的意思是假如龍園擊敗了一之瀨,那麼一之瀨班就會變成“原A班”,而阪柳班就會變成“原原A班”。
“也存在帆波醬獲勝,我們班依然是B班的可能,隻是那樣龍園同學就得被退學了。”
第七個項目是——
現代文測驗。
必要人數4人,時間50分鐘。
規則·基於一年級所學範圍出題,比拚兩班總分。
司令塔·可以代替上場人員解答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