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老九眼中沒有嫡庶之分!(2 / 2)

也正是因為老九的統治能力太強了,也會讓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有種如坐針氈的感覺,甚至麵對的壓力,比較起他朱元璋在位的時候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老九是個殺伐果斷的主,真要殺起來,某些方麵會比他朱元璋更加不講情麵!

反倒是朱匣秋這小子,在性格上更加柔和一些,倒是更貼近昔日的太子朱標一些!

所以朝堂上的這些大臣,也巴不得老九就一直當甩手掌櫃,把大權都交給朱匣秋,如此一來他們的心理壓力也能減輕不少!

也因為這個原因,這些大臣們配合起朱匣秋進行的一係列改革,也更加的順利,沒幾個頭鐵的敢使絆子的!

因為誰都不想把朱匣秋背後的誠武皇帝給惹出來!

話句話說,誰要是不開眼搞事情,反而會成為朝堂上群起而攻之的對象!

所以朱匣秋在開始監國的初期,那一係列的政令下達之後,基本上都是所有大臣和部門無條件的執行!

可以說從一開始,朱匣秋的太子生涯就進行得相當的順利!

但也就是因為一開始進行得太順利了,導致了改革過程當中有很多問題也被隱藏了起來,在初期並沒有暴露!

倒不是說老九製定的改革措施不好,而是任何製度都不可能達到完美的,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當權者需要做的,就是從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即便是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掉這個問題,也必須要有相應的措施來應對才行!

在這點上來說,那就極其考驗朱匣秋這個監國太子的能力了!

畢竟抄作業簡單,但是發現自己抄的作業出現問題之後,還能及時改正為正確答案,才是最難的!

好在,朱匣秋也沒有讓朱櫟失望,一係列的改革雖然遇到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問題,但依靠他的智慧,同樣也給完美的解決了!

要不怎麼說虎父無犬子呢?

在對於朱匣秋這個接班人的教育上,顯然老九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原本老九沒有讓朱匣秋來應天府讀書,朱元璋還會擔心朱匣秋沒有接受最好的皇家教育,日後會不會出現問題。

但現在看來,留在老九身邊,或許對朱匣秋而言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另外朱元璋也發現了,老九對他的三個兒子,包括朱匣秋這個老大太子在內,基本上都是公平的!

朝堂上的事情,他給了老大朱匣秋最大的權限!

而在軍事上,基本上就是朱匣焌和朱匣燁這兄弟倆個在攪動風雲!

而且兄弟三人之間也沒有出現什麼爭權奪利的現象,朱匣焌和朱匣燁也能夠無條件的輔佐好自己的大哥!

除了在太子和藩王的身份上,三兄弟之間有差異,但是在其他方麵,包括對三兄弟的關心,老九卻是一碗水都給端平了!

這一點讓朱元璋十分的詫異,同時也覺得老臉有些火辣辣的疼!

他朱元璋自認做不到對所有兒子一視同仁,在此之前,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太子朱標身上!

朱元璋也知道這對其他兒子不公平,但是身在皇家,有太多的不得已!

他也是想讓其他兒子明白,太子的位置不是他們能夠惦記的,所以他不會傳遞任何可能讓他們以為自己被老子給看重的信號!

但如今,朱元璋卻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老九的身上了!

(分割線!)

ps:嚶嚶嚶!!!大哥們可以給張推薦票嘛,月票也可以的!跪求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