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櫟早年私底下就開始培養的那批人才,包括他的研究團隊除外,那是不會對外公開的一類人,現在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朱櫟手裡的搖錢樹,也算是頂尖人才!
對於這群人,朱櫟是有嚴格限製的,不過也不會虧待了他們,連帶著他們的家人都能跟著沾光!
朱元璋也通過模擬器知道了還有這麼一批人的存在,但是他還不至於從朱櫟手底下搶人,畢竟皇位都準備傳給他了,何必再去破壞父子間的關係?
現在的朱元璋就在等,等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就到漢中來跟老九攤牌!
書房內,朱櫟看著李氏剛剛遞過來的火柴訂單,滿意地點了點頭。
“現在從大明各地來訂購火柴的客商越來越多,在現有規模的基礎上,應該還可以擴大三成左右的產能!”
“另外藩王們的訂單購貨量也是最大的!”
“不過……”
李氏彙報著火柴的生產和出售情況,露出了一絲為難地神色。
“不過什麼?”
朱櫟頓時皺起了眉頭。
目前的火柴銷路,可以說是遍布了整個大明,他可不希望在這個節骨眼上又出現了什麼問題!
雖然火柴這種東西,單價利潤低,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普通老百姓也都能買得起,量上去了同樣也是一大筆銀子的利潤!
而且使用火柴何必用火折子之類的辦法方便多了!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時刻得注意防潮防水!
不過即便遇水沒法用了,問題也不大,畢竟本身也不值幾個錢,普通的老百姓估摸著都不會心疼那幾盒火柴的!
在這種情況下,火柴風靡大明那是必然的結果!
“燕王殿下之前拉走了一批火柴,還有一批水泥,說是銀子這兩天就到的……”
李氏說到這裡,又頓住了!
朱櫟自然明白她是什麼意思,當即皺起了眉頭。
之前這些藩王兄弟找自己進貨的時候,他就已經把話說在了前麵,即便是親兄弟,也必須錢貨兩清,這樣誰都不欠誰的!
朱棣之前也有過想要賒賬的念頭,說白了就是空手套白狼,那他的貨賣了錢,然後再付貨款,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
當時他就給回絕了!
一直以來,所有藩王派來的商隊想要進貨,都是帶著現銀過來的,大家彼此還算是相安無事。
即便偶爾出現特殊情況,貨款晚兩天也能理解,但是基本上不超過三天的時間,都會自己覺得把不足的貨款全都給補齊的!
畢竟誰也不像因為這點錢就搞僵了關係,壞了朱櫟一開始定下的規矩!
李氏既然把這件事情特意拿出來說,那就說明老四朱棣這一次拖欠的貨款,已經嚴重超時了啊!
“有多少銀子?”
朱櫟皺著眉頭詢問道。
“銀子倒是不多,隻有兩萬兩!”
“不過開了這個先例的話,就怕……”
李氏苦笑著提醒道。
見慣了動則幾十萬,上百萬兩銀子的大場麵,這兩萬兩的銀子,李氏還真的看不上眼了!
她糾結的是這樣的先例一旦打開,怕大家都有樣學樣,拖欠的銀子也會越來越多!
這就等於是這些藩王把貨物的成本都壓在朱櫟頭上了!
他們短時間內把貨賣出去了,能夠及時回款還好!
但如果耽擱了,資金鏈說不得就得斷了!
“這樣,這錢不用催,但是告訴下麵人,貨款如果不補齊的話,誰也彆想再從我們這裡把貨拉走!”
“即便是藩王也是同樣的待遇,有任何問題就讓對方直接來找本王!”
朱櫟沉吟了片刻,便直接對著李氏吩咐道。
“明白了!”
李氏聞言,這才鬆了口氣!
她怕的就是朱櫟念及藩王之間的兄弟之情,拉不下這個臉催貨款!
朱櫟既然這麼說了,那原本的擔憂也就不存在了!
至於有問題直接找漢王?
他們敢麼?
真要扯到漢王跟前了,那以後的生意也不用做了!
即便是那些藩王親自來了,怕也沒有這個臉吧?
這邊陪著李氏處理完賬目的事情,朱櫟就直接走出了書房,迎麵就看到了趙堅走了過來。
“殿下,應天那邊傳來消息,說是十三皇子改封代王,封地也換到了大同,快要就藩了!”
趙堅對著朱櫟直接稟報道。
朱櫟聞言倒是沒有太過意外的神色,曆史上代王朱桂原本是豫王,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候才改封的代王,就藩大同!
距離北平府不遠,這老十三跑去和老四當鄰居去了!
年內老十三朱桂就應該就藩大同了,看樣子朱桂的人生軌跡並沒有改變!
代王朱桂就藩之後,也就快輪到老十四肅王朱楧了!
曆史上記載肅王朱楧是在洪武二十六年駐守的平涼府,洪武二十八年才正式就藩甘州!
對於肅王朱楧,朱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從小他跟這個弟弟的交情就不能算好的,或者說他和所有藩王的乾係其實都很淡,甚至小時候還跟他們都發生過矛盾!
之前他也因為老爺子讓朱楧就藩甘肅的事情有些意見,覺得老爺子可能是想用朱楧來削減自己手中的兵權!
不過現在看來,貌似不是這麼回事!
更何況如今自己還掌管著西安府,朱櫟就更不在乎朱楧就藩會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威脅了!
畢竟現在的哈密衛,依舊還掌控在他漢王朱櫟的手中!
河西走廊的商路,同樣也在他朱櫟的手中!
即便朱楧真的就藩到了甘肅,存在感也不高,隻能當個小透明了!
“藩王們最近有什麼動靜麼?”
朱櫟示意趙堅邊走邊說。
“倒是沒有聽說這方麵的事情。現在基本上所有藩王都在忙著和我們做生意,也沒有發生什麼特彆的事情!”
“不過……北平府那邊,您之前吩咐讓留意的那個和尚,最近往燕王府進出得挺頻繁的!”
趙堅想了想,如實對著朱櫟稟報道。
北平府的和尚,指的自然是道衍和尚姚廣孝了。
頻繁進出燕王府?
看樣子這位四哥有些著急了啊!
當年在應天府的時候,他就見到過姚廣孝,當時他也確認了,這個和尚還是有點道行的,但是不多!
所謂精通儒釋道三家,實際上每一家也就是一些皮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