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聞言,有些意外的瞥了朱標一眼,隨即輕笑了一聲。
他自然明白朱標的意思,實際上修建水泥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不光漢中到應天府的水泥路要修,到北平府的水泥路同樣也要修!
準確的說,應該是大明所有的道路,今後都將逐步被水泥路給取代!
至少所有官道必須要用水泥來鋪設!
一來,水泥路能夠提升貨物運輸的效率,帶動商品流通,讓商業更加的繁榮!
二來,也極大的縮短了出行距離,同樣也更有利於軍事需要,不管是運送糧草物資,還是朝廷的大軍,效率都會比以往至少高出兩三倍!
就比如現在從應天府押送糧草到北平,至少也得一個多月的時間!
但是有了水泥路和橡膠輪胎之後,這個時間甚至能夠縮短到十天左右!
如果單單是輕騎急行軍,從應天到北平,甚至幾天的時間就夠了,比原來至少十幾天的時間至少提前了一倍!
哪怕是普通的步兵靠著兩條腿行軍,在平整的水泥路和坑坑窪窪的土路比較起來,那提升的效率也不是一星半點!
還有第三個好處,那就是更有利於朝廷對於整個大明的掌控!
出行效率提高了,朝廷傳達到地方上的政令也將更加的迅速,也更利於朝廷對於地方上的統治,信息傳輸的效率提升了,消息也不再如原來得那般閉塞!
這些好處朱標已經悟出來了,朱元璋卻比他認知得更加清晰!
“你說的不錯,這的確是一件好事,不管老四抱著怎樣的心思,水泥路總歸都是要修建起來的!”
“你直接回複老四,就說水泥路可以修,不過得等到漢中到應天府的水泥路全部修好了之後,得一條一條慢慢的來,否則戶部的銀子再多,也承擔不起大明各地同時修路的銀子!”
朱元璋想了想,就直接對著朱標吩咐道。
雖然清楚老四朱棣心思並不單純,但是朱元璋並沒有當回事,作為一個父親,至少表麵上他也得做到相對的公平!
他相信老九最終能夠把老四給擺平,那這個惡人自然也不需要他朱元璋來做!
最主要的是朱元璋清楚,以老九的手段,也犯不著真的對這些藩王兄弟如何,不會真的發生什麼手足相殘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乾脆就把問題直接跑出去,自己隻要扮演好一個父親的角色就行了!
“行,回頭咱就給老四回個信!”
朱標有些意外地看了朱元璋一眼,顯然也沒想到老爺子居然這麼容易就在這件事情上鬆口了!
原本他還擔心,老爺子會接著這個機會,再次敲打老四呢!
如此一來,勢必會影響到老爺子和老四之間的父子情誼,不過現在看來應該是自己想多了!
“看來爹您是對老九信心十足啊?”
很快,朱標就想清楚了其中的關鍵。
老爺子之所以鬆口,估摸著也是吃定了老九肯定能夠拿捏住老四,否則依著他的性格,決定把皇位給老九了,絕對不會給老四任何不該有的念頭!
“那小子當得起!”
“如今的老九,連咱這個當老子的也看不透了啊!”
朱元璋苦笑著點了點頭。
準確的說,論能力,老九都把他這個當爹的直接給比下去了!
這已經不是什麼信心不信心的事情了,而是老九有那個絕對的實力啊!
光是靠他那一身八奇跡的傳承,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彆說自己這些兒子孫子,就連他自己上場,也不夠老九打的!
這就很氣,但也不得不服啊!
朱標聞言,也跟著搖頭苦笑起來。
的確,老九的能力,不得不服!
至少他這個太子大哥服了!
“喝茶,咱親自給你這位太子爺倒一杯茶,這幾天學了點附庸風雅的玩意,伱也嘗一嘗咱泡出來的茶味道如何?”
朱元璋這時直接將一杯茶遞到了朱標的跟前,用的自然是朱櫟之前送的那一套杯子!
“比兒臣泡的好!”
朱標喝完朱元璋親手泡的茶之後,對著老爺子直接拍了個彩虹屁!
要說好在什麼地方,吹得天花爛墜那就太假了,反正就是比自己這個當兒子的厲害就行了!
“那是自然,你老子總歸是你老子!”
“不過還是得用老九弄出來的這套茶具,才能泡出感覺來!”
“這玩意真的不賴!”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
“還彆說,兒臣在東宮也一直都用老九上次送的那一套茶具來泡茶,味道感覺比其他茶具泡的就是要好喝!”
朱標深以為然地點頭笑道。
“你可知道,最近這樣的茶具已經在漢中炒到一個天價了?”
“咱原本還以為老九有這麼好的技術,肯定會大量生產來賺錢呢,沒想到漢中每個月隻會出五套,而且還是價高者得!”
朱元璋這時提到了朱櫟在漢中拍賣這些茶具的事情!
“這方麵的確還是老九比較會玩,咱這個當大哥的也都自愧不如啊!”
朱標聞言,更是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朱標自然也心如明鏡,不就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麼?
再好的東西,一旦爛大街了以後,價值就會迅速降低!
尤其是人人都能買一套的時候,那肯定就是白菜價了!
而且普通老百姓用茶具也就是喝水而已,他們也用不著這種花裡胡哨的高端玩意!
這樣的產品,原本的定位就是給有錢有勢的階層來用的,價格自然不會低,數量也就更加稀少了!
“馬上就要過年了,兩個孩子的婚事安排好了麼?”
朱元璋這時話鋒一轉地問道。
“恩,日子已經定下來了,就在正月十三,是個適合嫁娶的吉日!”
朱標笑著點了點頭。
這一次,他要給朱允炆和朱允熥兄弟倆同時完婚,一次性全都解決了,也就不一個一個來了!
“也好,等這兩個孩子的成婚之後,咱也該準備西巡的事情了!”
朱元璋滿意地點頭說道。
準確的說,應該是在朱允炆和朱允熥就藩之後,他就要去西北了!
內陸藩王就藩,尤其還是在江南富庶之地,並不需要多做什麼準備,藩王成婚之後,直接去就藩也就是了!
不像是邊塞重鎮那些地方,還要考慮藩王的能力,能不能守得住之類的!
“算時間,老十三過完年也要去大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