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衛學院,原本就是朱櫟搞出來的概念,朱元璋和朱標也就是撿了個現成,把這種教學方式給提前了而已!
所以在皇衛學院的事情上,朱櫟的態度絕對是朱元璋和朱標都最為在意的事情,他所說的任何意見,兩人表示絕對的支持。
沒辦法,誰讓他們的眼界和思維,始終比不過老九呢?
哪怕他們也都去過一趟後世的現代社會了,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啊!
更深層次的意識形態,可不是光靠眼睛看,就能完全理解和吸收的!
朱元璋和朱標對自己的定位也很明確,基本上就是在充當老九的工具人了!
如今大明該如何發展,基本上都是按照老九製定的大框架來進行的,他們說白了就是個計劃的執行者,並不是製定者!
也虧得製定者是老九,換做其他任何一個人,估摸著都得被朱元璋和朱標給廢了!
畢竟能讓皇帝和儲君都變身成為打工者的,估摸著也隻有朱櫟有這個能耐了!
“老九啊,你覺得皇衛學院第一年招收多少學生比較合適?”
朱元璋這時話鋒一轉地詢問道。
“人數不用太多,一年隻招收五百的新生,學滿三年,考核通過就能夠順利畢業,另外願意繼續深入學習的,還可以再加三年的高級班!”
朱櫟想了想,就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後世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些內容,在這裡是經過精簡化的,很多後世的一些知識點其實是不需要學習的,因為在大明朝完全用不到!
所以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內容,三年基本上都能夠學完了!
而三年畢業的這些學生,就相當於是後世學完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畢業生!
至於所謂的三年高級班,更像是後世的職業技術學校,是專門針對這些畢業生的特長和天賦進行專科培訓的!
畢竟大明當前迫切需要的,是更多基礎工業方麵的人才,像是後世一些比較高科技的深奧理論知識,在現在的大明朝反而沒有用武之地的!
等日後大明的工業水平以及教育水平整體提升之後,可以再針對性的進行深入的改革和轉變!
“五百人會不會太少了一點?”
朱元璋聞言,不由皺起了眉頭。
畢竟五百人對於整個大明而言,實在是微不足道,而且培養人才也是個漫長的過程,每個幾年功夫,這五百人都無法成才的!
“不少了!”
“這五百人,將要學習的知識體係,一般人也教不了!”
“我們的教員也有限,一個教員最多負責五十人左右的班級,人數再多,就會拉低教育質量!”
“等日後我們第一批培養出來的學生順利畢業,可以選擇其中一批人留下來任教,然後在大明各地開設其他的院校,到時候數量自然就能上來了!”
朱櫟搖頭解釋了一番,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這種事情尤其不能著急,否則就適得其反了!
“行,那就聽你的。暫時每年就招收五百學員,等日後再慢慢發展規模吧!”
朱元璋聽完朱櫟的解釋之後,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畢竟這些皇衛學院畢業的學生,將來都要成為朝廷的棟梁之才,基本上隻要是能夠順利畢業的,都能混個一官半職,表現出色的甚至都能成為封疆大吏!
朱櫟說得對,針對於這些人才,絕對不能光圖數量,而忽略了質量!
如果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夠格,數量再多也不頂用啊!
……
朱櫟在西安府並沒有待太久,也就是幾天的時間。
而這幾天內,那幫反對朝廷建立皇衛學院的官員,尤其是所謂的衍聖公孔訥,無一例外全都丟官罷職,灰溜溜的滾回了老家養老去了!
朝廷還能繼續給他們發放俸祿,一直將他們送進棺材,也算是給了他們最後的體麵!
至於他們原本的職位空缺,多的是人願意頂替上來!
包括孔訥這個衍聖公,同樣也被孔家另外一個子弟給取代了!
即便是孔家,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想要踩著孔訥上位的人也不在少數!
想要再選擇一個衍聖公出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前提是你必須要支持朝廷的各項改革才行!
而且新任的衍聖公,還要在皇衛學院當吉祥物的,要掛一個名譽首席教員的名頭在那裡!
至於皇衛學院的第一任校長,那自然就是皇帝朱元璋了!
另外還有兩個副校長,分彆是儲君太子朱標,以及漢王朱櫟!
在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朱櫟就直接帶著方孝孺返回了漢中府。
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初一,是皇衛學院第一批學生正式開學的日子。
從今年開始,皇衛學院采用上半年選拔考核的方式篩選生源,然後下半年七月初一正式開學!
而從第二年開始,招收的生源也就更加嚴苛了,主要是年齡上的限製更嚴了!
第一年還是八歲到十四歲,第二年直接劃定在了八歲到十二歲之間!
到第三年,隻選擇八歲到十歲之間的,而且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選拔生源的年齡標準,都會維持在這個階段。
因為再往後,三年製的畢業生實際上起不到什麼大作用了,更像是一種師範類的性質,說白了就是培養出更多的初中畢業生,前往大明各地的縣學當中當個教諭和講習之類的老師,培養更多的讀書人!
而朝廷的眼光,也會放在能在高級班順利畢業的那幫生源當中!
甚至未來還有比高級班更厲害的,學製年限也會相應增長,就相當於是後世的大學府!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發展規劃了!
而皇衛學院第一次正式開學,朱櫟這位副校長自然也是要到場的。
所以他在六月底的時候,又來到了西安府。
西安府的商務樓內,以藍玉為首的一幫淮西勳貴,正陪著朱櫟推杯換盞,一個個臉上都是繃不住的笑容!
如今這幫勳貴,一個個都成為了皇衛學院的第一批武科教官,讓他們專門幫著大明朝培養武將和軍事相關人才的!
換句話說,今後大明傑出的新生代武將和軍事方麵的人才,都將是他們這些勳貴的徒子徒孫!
雖然在此之前,朱元璋也專門把他們召進宮內,再三警告他們不準在皇衛學院搞拉幫結派,甚至收義子之類的事情,但即便隻是正常的教學,也能讓他們和未來的這些大明的武將人才建立起師生之誼!
光是衝著這一點,那就是能夠讓他們光耀門楣的事情了!
畢竟自古以來,桃李滿天下這種說法,針對的都是讀書人,和武人幾乎沒什麼關係!
但如今皇衛學院的存在,也能讓他們這些粗鄙的武夫有了能夠桃李滿天下的機會,這其中的意義,可不是收多少義子就能夠比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