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方孝孺之外,還有涼國公藍玉,戶部尚書張紞,吏部尚書李信,兵部尚書嚴震,刑部尚書魏澤,工部尚書宋禮,禮部尚書黃士俊!
其中像是魏澤、宋禮和黃士俊三人,都是朱元璋最近才任命的,原來的幾個尚書,全都已經回家養老去了!
還是那句話,既然不願意改革,那就乾脆回家種地,反正願意改革的人多了,相當這個尚書的人也更多!
目前朝廷六部,基本上都是個改革派,這也是他們能夠坐穩尚書位置的前提!
不過除了張紞和李信之外,其他的四人實際上和朱櫟也沒什麼直接的交情,讓他們支持改革是一回事,支持朱櫟未來當皇帝,自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奉天殿內。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旁邊還有朱標、朱櫟和朱棣三兄弟陪著。
至於朱匣秋和朱匣焌這兩個小子,暫時沒必要出現在這裡,朱櫟讓他們自己在西安城內閒逛去了!
一行人進入大殿,看到隻有朱元璋他們父子四人之後,除了方孝孺之外,一個個都露出了詫異之色!
主要是這麼個陣容,還把他們這些重臣都給召集在一起,又會談什麼事情?
照例行過大禮之後,朱元璋就示意眾人平身。
“今天把你們都叫來,朕打算給你們看點東西!”
朱元璋也沒有任何廢話,直接對著一旁的朱棣使了個眼色。
朱棣會意,手捧著一大疊折子,就來到了藍玉等人的跟前,然後根據折子上的名字,將手中的這些折子都遞到了這些大臣的手中!
除了方孝孺之外,包括藍玉和六部尚書在內的七人,每個人手中都有折子,區彆隻是厚度的多少而已!
“這些,都是這些年來錦衣衛奏報上來的,關於你們個人的一些情況!”
“你們自己先看一下!”
朱元璋接下來的一句話,直接嚇得一幫人齊齊跪倒在地!
好家夥,這是一出場就直接放大招啊!
尤其是藍玉,冷汗唰的一下就冒出來了!
老爺子該不會是打算拿他們開刀了吧?
包括張紞和李信,臉色也都微微發白,畢竟誰還沒乾過點錯事呢?
在朝為官,有不做事就不會做錯事的說法,但在場的全都是身居高位的重臣,怎麼可能真的一點事情都不做?
但凡是做了事情的,誰能保證一點差錯都不出的?
而且當官也講究一個人情世故,同僚之間私下裡禮尚往來這種事情,也比比皆是,誰能保證自己私下裡沒有收過一點好處的?
而他們身上這些或多或少的問題,就看朱元璋這個皇帝會如何定性了!
換句話說,皇帝想要弄死你,隨便找一個名義和借口都足夠了!
“臣等知罪!”
一行人當即齊刷刷地跪倒了一片,除了方孝孺之外,全都是滿頭的冷汗直往外冒!
“行了,這些證據,都是錦衣衛平日裡收集起來的!”
“朕若是想要治你們的罪,也不用等到今天了!”
“東西朕給了你們,也不會收回來,該怎麼處理,你們自己看著辦!”
“從今天開始,舊賬翻篇了,以前的事情,朕既往不咎!”
朱元璋接下來的一番話,卻讓藍玉和六部尚書都露出了詫異之色!
尤其是藍玉,最清楚自己這些年乾的那些荒唐事,足夠讓自己掉多少次腦袋了!
老爺子這話的意思,是真的不打算追究以前的過錯了?
著幸福來的也太突然了一點吧?
在行的這些大臣都是人精,鬆了口氣的同時,也意識到朱元璋突然來這麼一手,顯然帶著收買人心的味道,這是準備讓他們感恩戴德啊!
“臣等多謝陛下聖恩眷顧!”
心中縱有疑惑,所有人也是趕忙磕頭道謝!
“都起來吧!”
“朕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接觸伱們的後顧之憂,朕也相信,爾等將會是大明未來的肱股之臣!”
“機會朕給你們了,也希望你們能夠把握住!”
朱元璋擺了擺手,語重心長地說道。
“臣等必定為陛下,為大明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眾人齊聲喊道。
“場麵話誰都會說,朕想要看到的,還是各位愛卿的行動!”
“你們手中的這些玩意,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情,朕今天把你們召集過來,還有一件事情,想要親口告訴你們!”
朱元璋這時話鋒一轉地說道。
一聽這話,藍玉等人立馬神情凜然,一個個豎著耳朵等待著朱元璋的下文!
“六年前,也就是洪武二十三年,朕突然得上天眷顧,得到了一件祥瑞之物!”
“你們也應該察覺到了,從洪武二十三年開始,大明的國力日益昌隆,西北的改革也得以順利進行!”
“朕對待漢王的態度,也是從那個時候發生了轉變,你們大部分人雖然沒有說,應該也都能發現一些異樣!”
朱元璋緩緩地繼續開口說道。
“祥瑞之物?”
“不知陛下所說的祥瑞,指的是什麼?”
“可否拿出來給臣等也長長見識?”
張紞既有些詫異,也十分好奇地詢問道。
“這祥瑞之物,隻有朕才能看到,也隻存在於朕的腦海當中!”
“實話跟你們說,這國運祥瑞,能夠讓朕預知未來將會發生的一切,這也是朕為什麼會支持漢王改革的原因!”
“因為通過這個國運祥瑞,朕看到了不久之後的大明,迎來了正正的盛世繁華!”
朱元璋緩緩地搖了搖頭,接下來所說的話,卻是讓藍玉等人的臉色再次一變!
“什麼?這世上居然還有如此神物?”
“能預知未來的祥瑞,那豈不是神仙才能有的神器?”
藍玉等人直接被朱元璋的話給驚呆了!
“你們說的也沒錯,朕的確得到了老天爺的眷顧,得到了神仙相助,才有了如此國運祥瑞的幫助!”
“從洪武二十三年開始,朕也預知了後世將會發生的一些事情……”
朱元璋就把自己得知了朱標會在洪武二十五年英年早逝,並且朱允炆上位之後會削藩,最終燕王朱棣和漢王朱櫟相繼造反等等情況,大概講述了一遍!
藍玉等人聽得心中驚駭的同時,目光也不由得放在了朱棣和朱櫟的身上,似乎也想從這兩位爺的臉上看出一些端倪。
然而不管是朱櫟還是朱棣,臉上都是一副泰然之色,就像朱元璋口中所說的造反之人不是他們一樣!
最關鍵的是,漢王朱櫟最終還造反成功了,從朱允炆手中順利接過了皇位!
朱元璋的話,也到此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