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以大明的國際地位,哪個敢不給麵子?(1 / 2)

大明朝第一台黑白電視,是在大明開國兩百年的時候誕生的。

而新聞聯播,也成為了老百姓獲取時政信息的主要渠道。

每天晚上七點,新聞聯播也是雷打不動的會準點播放!

其實早在大明第一個廣播電台出現的時候,就已經有新聞聯播了!

大明的第一個電台,是在誠武年間就出現了,曆史上在誠武年間的時候,無線電技術就已經投入到了運用當中!

但一開始的時候,主要是用於官方之間的通訊聯絡,以及內部通報信息之類的功能!

後來隨著收音機的慢慢普及,普通老百姓也有機會接觸到廣播,哪怕普通老百姓可能買不起收音機,但基本上每個村子或者鎮子上總會有那麼兩台,也是朝廷用於宣傳一些信息的需要!

不管是廣播還是電視,在皇權時代被發展出來之後,大概率就會成為朝廷政治宣傳的工具,相比於現代社會,少了很多的娛樂性,也更加的官方和正式!

這也是大環境造成的結果!

想要更全麵的了解當前大明整個社會環境和老百姓的生存狀態,每天收看新聞聯播,顯然是最合適的選擇!

如今的新聞聯播,每天也是半個小時的時間。

前麵十分鐘,基本上播放的都是國家大事,中間的那十分鐘,則是地方性的時政新聞,最後那十分鐘的內容,才是有關於老百姓生活的民生問題!

有好的方麵,同樣也有負麵的報道。

但不管是好的新聞還是負麵的新聞,基本上都是朝廷希望給你看到的,那些不能透露給普通老百姓知曉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出現在新聞聯播的播報當中!

說白了,這就是朝廷用來引導輿論的一種宣傳工具而已!

不過總的來說,但凡是能在新聞聯播當中播報出來的新聞,不會存在什麼弄虛作假的情況,隻能說新聞內容可能隱藏了一部分,但大事件上肯定是真實可信的!

“負麵消息肯定是有的,但必須要有選擇,有目的的放出來!”

“本來就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朱標看著新聞聯播已經放了十幾分鐘了,但是基本上看到的全都是一些振奮人心的正麵消息,不由一臉狐疑地問道。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朱元璋等人在吃完了晚飯之後,朱之欽就提議所有人一起看一下新聞聯播。

還有電視本身的硬件,不管是電路板還是顯像管之類的玩意,都是工業化的產品,工業不發展起來,那是想都彆想!

“可惜了!”

“負麵的消息就沒有多少!”

花個幾十年的時間,先把無線電通訊類的技術搞出來就已經很不錯了,電視這種東西對於大明初期而言,那就是超時代的產物,根本不可能弄得出來的!

畢竟光有電視還不行,還得有其他配套的設施和平台。

朱櫟聞言,直接了當地搖了搖頭。

“電視是在大明建國兩百年之後才發明出來的,這些技術就不用想了,每個一兩百年的發展沉澱,以洪武朝的底蘊,根本就不可能弄得出來!”

一幫文官也都露出了若有所思地表情。

至於更加細致和隱晦的一些東西,朱之欽隻能私下裡和朱元璋他們進行交流了!

“怎麼咱感覺這新聞聯播裡麵放的新聞,全都是好消息啊?”

說穿了電視也就是個接收畫麵和聲音信號的裝置,可問題是你這畫麵和聲音信號從哪裡來呢?

老祖宗們想要了解如今的大明朝,看這個也是最能直觀了解的。

其重要發展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對於這方麵的事情,他向來看得十分透徹!

“可惜,在洪武朝沒有電視這樣的東西,這個回到洪武朝想要弄出來也難吧?”

方孝孺這時皺著眉頭問道。

“平日裡還是正麵消息比較多,這個時代的大明媒體,尤其是官媒的作用會比現代社會更加的‘河蟹’!”

不等朱之欽開口,朱櫟就在一旁笑著解釋了起來。

“如今的大明朝居然如此和諧了麼?”

“若是洪武朝也有這樣的宣傳手段,對於朝廷推行新政改革,將會是一大助力!”

李信聞言,也不由歎了口氣。

“宣傳手段也不僅限於廣播和電視,在廣播和電視還沒有出來之前,文字才是最普遍的信息傳輸方式!”

“搞不了電台和電視,但我們可以先搞報紙啊!”

朱櫟聞言,就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原本他是打算等自己等級當了皇帝之後,再想辦法推行報紙的發行!

但如果朝中的這些重臣,如果都能支持自己的話,也未必就要等到當了皇帝之後,這次穿越回去之後,朝廷的官報也就可以搞出來了!

雖然報紙傳輸信息的效率和廣播以及電視根本沒辦法比,但在洪武朝已經是能夠想到的最好的,也是最高效的辦法了!

實際上報紙這種東西,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

不管是唐朝還是宋朝,都已經有朝廷官方發行的抵報,這也是報紙的前身!

隻不過皇權時代,抵報這種東西並不被重視,所以千百年來也並沒有多大的發展,能夠看到的內容,和發行的範圍都有限的很!

“報紙?”

朱標等人聞言,也是雙眼一亮。

“沒錯,朝廷想要深入改革,很多政策都應該要讓老百姓知道,也隻有老百姓都知道了,底層的官員才不敢陽奉陰違,做得太過分,也能從根源上緩解底層官員不作為的問題!”

“朝廷這邊的監管是一方麵,同樣也要讓老百姓擔負起監管的職責!”

“從上到下,信息完全通暢了,才能保證朝廷的政令能夠更好地實施和落實!”

朱櫟一本正地點頭解釋道。

“可問題是大部分的老百姓,其實根本就不識字!”

“報紙即便是發行出來,也隻能給識字的讀書人看!”

朱標皺了皺眉頭,也把發行報紙麵臨的最大問題給提了出來。

畢竟是文字信息,首先你得看得懂報紙上說了什麼,才能了解朝廷的政策對吧?

看都看不懂,那報紙對於普通不識字的老百姓而言,就等於是廢紙了!

“所以說,大明的教育,也必須要進行改革!”

“如今我們都穿越到三百年後了,完全可以借鑒一下紀武時期的教育模式!”

“快的話隻要兩代人左右,大明至少就能有八成以上的人都能夠做到最基本的識文斷字了對吧?”

“在此之前,朝廷完全可以安排人定時定點的給不識字的老百姓用口頭播報的形勢,傳達朝廷的政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