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故友之子,方孝孺向朱櫟討人情!(1 / 2)

規劃中的西安府到應天府的鐵路線,是從西安府出發,一路往東,先抵達重鎮洛陽,然後是開封府,隨後再往東南,走淮西等地抵達應天府外的長江北岸!

這樣的顯露規劃,也是符合日後整個鐵路網的布局的!

從開封府開始,還可以規劃北上和直接南下的鐵路網,從中原腹地可以輻射整個大明!

開封地區,也將會是日後整個大明中心的鐵路樞紐!

畢竟開封的地理優勢擺在那裡!

朝堂上,因為大臣們去過漢中,體驗過了火車之後,對於修建鐵路鐵軌自然是支持者居多,反對的聲音同樣也有,但已經被支持的聲音給掩蓋了,根本無足輕重!

但朝堂的問題解決了,民間的問題卻沒有解決!

這個時期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沒有讀過書,也不識字,思想更是愚昧,容易受人蠱惑!

但凡是彆有用心的人,隻要在民間散步一些言論,就很有可能煽動起老百姓激起民變!

洪武三十年正月,剛開春的關頭,漢中府和西安府的鐵路正動工沒兩天的功夫呢,就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了!

說是開封和洛陽一帶反對朝廷修建鐵路的聲音此起彼伏,而且這些聲音多來自民間老百姓!

尤其是開封那邊的情況不容樂觀,也不知道是誰散步出去的言論,說是朝廷要在開封修建很多鐵路線,將會征收不少老百姓的莊稼地和房屋!

雖然朝廷的確是這麼打算的,也會對這些因為鐵路線損失了莊稼地和房屋的老百姓進行相應的賠償或者補償之類的,但是彆有用心之人卻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

畢竟開封為鐵路樞紐的布局是一個很長遠的事情,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老百姓可不知道這些啊,隻以為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開始大麵積征地之類的事情發生了!

土地那就是老百姓的命啊!

一聽到自己賴以為生的田地可能不複存在了,這幫老百姓還不得急眼?

於是就發生了不少老百姓糾結起來,衝擊當地縣衙的事情發生了!

朱元璋和朱標在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父子倆的臉色都陰沉到了極點!

他們都明白,肯定是朝廷當中有人煽動了老百姓,釋放了一些不利於朝廷的言論到了民間,才引起的民變!

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接觸到朝廷規劃鐵路線這樣的事情的!

“沒想到啊,如今形勢都已經如此明朗了,居然還有人賊心不死,還利用起了老百姓,來和朝廷對抗!簡直是其心可誅!”

“這幫混賬,真以為利用老百姓搞出這些動靜,就能阻擋朝廷繼續修建鐵路了?”

朱元璋怒急,但同時也被某些隱藏在暗中,還在處心積慮搞破壞的人給氣笑了!

大勢所趨之下,這些見不得光的玩意,使用這種小手段,也隻能算是螳臂當車!

但心頭憤怒也是真的!

“爹,當務之急,還是兒臣親自去一趟開封府,先安撫一下民心!”

朱標這時皺起了眉頭,對著朱元璋提議道。

他這個當朝太子的話,在民間還是有威望的,相信他去了開封之後,必然能夠解決當地老百姓心頭的疑慮,那些處心積慮搞破壞的人,自然也就做了無用功了!

“也罷,你可以去開封,另外讓蔣瓛帶著錦衣衛跟你一起去,找到暗中策劃民變之人,將其直接帶回西安府!”

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一抹陰冷之色,誰敢阻撓大明的變革,都將成為他朱元璋的刀下亡魂,看樣子這一次又得大開殺戒了!

數日之後,朱標就帶著一群錦衣衛抵達了開封府。

如之前所預料的那樣,朱標這個皇太子一出現,很快就穩定了局勢,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很快也都安撫了下來。

同時,錦衣衛也順藤摸瓜,抓捕了大批在民間散播不實言論的人,一個個統統押解回京!

沒多久,還在漢中府的朱櫟也得到了這個消息!

據說這一次在開封府那邊搞事情的,大部分全都是儒家的那幫讀書人,其中幾個帶頭的當代官員,也是受了禮部侍郎吳由的指使!

連帶著這位禮部侍郎也直接被錦衣衛給抓捕進了昭獄當中,牽連進這件事情的官員,其實並不多,也就十幾個而已,但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卻多達348人!

當然,就這點數量,實際上比起曆史上的洪武四大案來說,恐怕連一個零頭都比不上了!

就算是全都砍了,對朱元璋而言,也不會激起心頭多大的波瀾!

朱櫟也沒把這件事情當回事,實際上在改革的過程當中,像是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想要完全杜絕是不可能的事情!

殺一批,融合一批,無非就是麻煩一點,但改革的進程卻是無法阻擋的!

然而讓朱櫟沒想到的是,沒多久,方孝孺居然就因為開封府民變的事情找到了自己!

不過這老小子明顯心頭有什麼顧慮的樣子,一開始來找朱櫟的時候,還顧左右而言他,一個勁的旁敲側擊。

“方大人,如今你又重回朝廷中樞,而且還擔任了都督僉事一職,官階正二品,等同於六部尚書。”

“不過你並沒有實職,依舊在本王的王府內教書,是不是心裡有什麼想法?”

一開始,朱櫟也沒想到開封府民變的事情上,隻以為方孝孺應該是覺得自己也應該為改革出一份力,不能再繼續留在漢王府教書了,所以才來找的自己。

實際上都督僉事是武官,讓方孝孺這樣的文臣占著這麼一個職位,也是無奈之舉。

畢竟文官的職位給了方孝孺,那就得讓方孝孺回朝廷中樞了,給了你官職和權利,那你也得乾事對吧?

武官在這方麵就沒有太大的約束,更多的都隻是個虛銜,並非是實職!

武官隻要沒有兵權,實際上也就是個光杆司令而已!

就如淮西勳貴,不打仗的時候,隻有少數幾個還在帶兵的,大部分人其實都隻是掛個職,平日裡屁事沒有!

即便是藍玉這種帶兵的將領,如今主要負責的,還都是在皇衛學院當中當教官而已!

所以方孝孺也等於是個閒散人,空頂一個名頭,結果還在漢王府當中教書呢!

但實際上方孝孺並不著急馬上回到朝廷中樞,因為他如今是漢王府的教諭,不管是世子朱匣秋,還是朱匣烽他們幾個,都和方孝孺存在師徒名分的!

這其中的好處不言自明!

更何況留在漢王府,他就是漢王身邊的人,真的回到了朝廷中樞,反而距離漢王父子幾人又產生了一些距離了!

當然,回到朝廷中樞,那也是遲早的事情,方孝孺隻等朱櫟的安排,所以在這方麵,他根本就不著急的!

“殿下,下官可沒這個意思,何時回朝廷,那也是陛下和殿下決定,下官隻聽從安排即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