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還沒打下來呢,就想著要遷徙百姓了?(1 / 2)

聽到朱元璋的問題,朱櫟有些哭笑不得,這老爺子未免也提心急了一點吧?

朱匣烽這才剛出征,人都還沒到東瀛呢,這就考慮多久把東瀛打下來的問題了?

“具體還得看東瀛的戰力情況,以及烽兒他們的手段!”

“不過以我估計,快的話三個月,慢的話半年之內應該就能拿下整個東瀛!”

朱櫟想了想,就給朱元璋說了一個大概的時間。

“也就是說,給我們的時間也隻有幾個月而已!”

“咱們是不是得考慮一下移民東瀛的事情了?”

“提前準備,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的!”

朱元璋一本正經地開口提議道。

朱櫟聞言,又是一陣哭笑不得。

這個老爺子,這東瀛都還沒打下來呢,就已經開始惦記移民的事情了!

這究竟是有多著急啊?

不過也就幾個月的時間了,提前準備倒也不是不可以,畢竟漢人的思想還是很傳統的,講究的都是個落葉歸根,沒幾個人願意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棲息地!

而且這次移民,還是往東瀛那種地方,還要渡海才能抵達,抗拒的人必定也會更多!

或許有人還會以為,移民東瀛就等於是把他們都給發配了!

“您老又是怎麼考慮的?”

朱櫟也沒有著急回答,而是反問道。

“咱就想著,最好是能讓老百姓主動請求移民到東瀛去!”

“而且東瀛那邊五年內的朝廷賦稅,咱都可以給他們免了,你說這樣可不可行?”

朱元璋想了想,就把自己的計劃給說了出來。

“想讓老百姓願意主動遷徙到東瀛,光是免除五年的賦稅,怕是遠遠不夠的!”

朱櫟聞言,直接搖了搖頭。

“這個咱知道,咱不就是再跟你商量麼?”

“你看再加個幾條,能夠吸引老百姓遷徙到東瀛的政策?”

“隻要能讓老百姓心動,相信還是還有不少人願意去東瀛的!”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說道。

“可以給每戶增加五畝良田,並且朝廷出資給他們補貼房屋修建的費用!”

“在這個基礎上,五年內給他們免去賦稅,同時興建一些學堂,讓孩子們能夠得到朝廷的免費教育!”

“如此的話,或許就能吸引不少老百姓主動遷徙到東瀛!”

朱櫟想了想,就直接增加了幾條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政策措施。

從某些方麵來說,這些政策比較起大明大部分地區,那簡直不要好太多了!

“恩,這個建議不錯!”

“如今能夠享受到免費教育的,也隻有西北這邊,其他地區都還隻在一些大的城鎮之內才有這樣的政策,都沒能推廣到大明全境呢!”

“東瀛如果能夠施行免費教育,對於那些想要子孫有機會出頭的老百姓而言,也是個最好得機會!”

朱元璋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以如今大明的國力,推行基礎教育免費並沒有太大的壓力,而且免得也隻是束脩,也就是學費。

也就是說學生的生活消費,朝廷這邊不負責,隻負責學堂建立,以及老師的費用。

就這部分的錢,各地官府財政都有專門的稅收部分給與支持的,都不需要經過朝廷!

朝廷這邊隻需要根據各州府上報上來的財政數據進行一個統計就可以了。

當然,這些政策目前都還在初期的磨合階段,等日後大明全境都實現基礎教育免費之後,教育方麵的撥款,會專門從教育部和戶部這邊進行撥付。

主要是各地都在興建學堂,招聘老師,不可能全都讓教育部和戶部這邊來審核撥款,隻能暫時讓各地的衙門先把這些工作做好了,然後進行上報,這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方式會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貪汙方麵的問題肯定會比較嚴重。

不過這也是初期必須要麵臨的問題,等這盤棋完全鋪開之後,再慢慢地解決和應對,總歸整個製度要趨於完善的,出現的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不過每戶增加五畝的良田,東瀛那邊有這麼多的良田能分配麼?”

朱元璋又有些遲疑地問道。

“東瀛和朝鮮可不一樣!”

“朝鮮人口本來就多,但基本上都是軟骨頭,最多也就是一兩代的時間,讓他們漢化過來十分的容易!”

“但東瀛就不一樣了,這幫人狼子野心,如果不能一棍子把他們打殘,他們必定會想著複國,想著東山再起!”

“而且東瀛文化一直都是崇尚武士道精神,隻要開戰,必定會殊死反抗!”

“到時候戰場上大部分男丁都會戰死,這空出來的田地,隻多不少,根本就不用擔心不夠老百姓分的!”

朱櫟卻是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

他知道,朱匣烽去了東瀛之後,必定會把東瀛也變成一個少數民族省,幾十萬漢人遷徙過去,瓜分原本屬於幾百萬人的田地,那絕對是足夠了!

“恩,你所說的也有道理!”

朱元璋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他可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對於東瀛人,他更不會存在什麼心思手軟的。

非吾族類、其心必異啊!

曾經像是五胡亂華、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淪為兩腳羊的漢人百姓何止數百萬?

死的人都以百萬甚至上千萬來計算的!

東瀛既然狼子野心,還敢屢次襲擾大明,殺我大明百姓,那就應該做好為此付出代價的準備!

被滅國都怪不得誰,隻能怪他們自己!

“你以為,從哪裡遷徙老百姓到東瀛比較合適?”

朱元璋這時話鋒一轉地詢問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