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宮離開之後,朱匣?打算回禦書房,半道上就碰到了父親朱櫟。
似乎朱櫟就是在特意等著他一般。
“兒臣參見父皇!”
朱匣?趕忙對朱櫟行了個禮。
“和老二談過了?”
朱櫟開門見山地詢問道。
“談了一些關於朝堂還有漠北的事情!”
朱匣?點頭解釋道。
“其實想穩住朝堂,你和堂兒隻需要爭取到一個人的支持就行了!”
“很多問題也都能夠迎刃而解!”
朱櫟似乎早就料到了一切,一臉正色地提醒道。
“父皇指的是……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於謙?”
朱匣?幾乎是立馬就明白了朱櫟的意思,他雖然不喜歡管理這些國家大事,但不代表他就真的沒腦子,他和朱匣秋最大的區彆在於,朱匣秋樂於做這些事情,而他純粹就是懶得高興去做而已!
單論能力,他並不比朱匣秋差多少,隻不過他連漢中府都從來沒有認真得治理過,平日裡懶散慣了!
“不錯!”
“於謙如今是內閣次輔,而且他和楊士奇、解縉等人的性格不同,他是真的大公無私的那一類人,一根筋、認死理。”
“他眼裡沒有皇帝,沒有太子,更不會有藩王!”
“他心裡裝著的,始終是天下百姓!”
“從這一點入手,想要獲得於謙的支持,並不是難事!”
朱櫟一臉正色地點頭提醒道。
“其實兒臣也想過這個問題。既然提到了於謙,那兒臣這裡的確有一個想法想要和父皇討論一下!”
朱匣?沉吟了片刻,突然話鋒一轉地說道。
“說說看!”
朱櫟挑著眉毛點頭。
“如今漠北和朝廷之間的局勢有些劍拔弩張,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新的衝突和動蕩!”
“雖說有些事情遲早都要發生,但發生的時間越是晚,對於漠北和大明朝廷而言,好處就越大!”
“老大並不糊塗,他應該也是這種想法!”
“所以他這段時間乾的那些事情,都還算克製,並沒有真的要跟朝廷這邊撕破臉的意思!”
“兒臣以為當務之急還是得想辦法讓漠北和朝廷之間這緊張的關係降降溫!”
朱匣?緩緩地解釋道。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你想的也不錯。但這件事情和於謙又有什麼關係?”
朱櫟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同時也更加好奇地追問道。
“兒臣在想,有沒有可能讓於謙作為欽差大臣,親自去一趟漠北,見一見老大?”
朱匣?就把自己接下來的打算,直接給說了出來。
在朱匣?看來,目前和老大朱匣烽進行一次談判,劃定一下雙方的底線,那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
至少能保證在一定的時間內,不管是漠北和大明朝廷都能保持穩定的狀態,不至於讓情勢失控!
而滿朝文武當中,有這個能力,並且能夠扛得起這個重任的,也就隻有於謙了!
於謙作為皇衛學院第一個拿到特等畢業證的畢業生,能力自然不用多說。
更重要的是他對於大明朝廷的忠誠,對於大明老百姓的忠誠!
就如同朱櫟所言,於謙就是那種一根筋的性格,認死理!
讓於謙去漠北找朱匣烽談判,你一來不用擔心於謙會出賣朝廷這邊的利益,二來不用擔心於謙會暗中和朱匣烽有任何勾連!
當然,直接被朱匣烽招攬,那就是更不可能的事情了!
滿朝文武最能讓人放心的,必定是於謙,除此之外,就算是楊士奇亦或者解縉這些人,都不敢說不會出現這種問題的!
“你倒是選了個好人選!”
“讓於謙去找老大談判,的確是最合適的選擇!”
“這件事情我沒意見,隻要於謙自己同意就沒問題!”
朱櫟聽完朱匣?的想法之後,則是毫不遲疑地點頭答應下來。
“那兒臣就沒什麼顧慮了,回頭我找於謙好好的談談,相信為了大明和漠北不至於開戰,造成生靈塗炭,於謙應該是不會拒絕的!”
朱匣?聞言,就知道這件事情絕對穩了!
在這種事情上,於謙絕對是當仁不讓的,根本就不用考慮他可能拒絕的問題!
“既然你都已經有了計劃,那我也就不多說了,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朱櫟滿意地點頭笑道。
通過這件事情,他也能看的出來,朱匣?其實能力不差,隻不過就是太懶了一點而已!
可惜的是他明明有能力當一個好皇帝,偏偏誌不在此啊!
“兒臣告退!”
朱匣?聞言,便直接朝著禦書房的方向折返了回去。
剛來到禦書房,朱匣?便看見兒子朱劍堂正埋頭處理國事,眉頭緊鎖,顯然是遇到了棘手的問題。
“父王,您回來了。”
朱劍堂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隨即恢複了冷靜的神色:“有些事情我想請教您。”
朱匣?點點頭,走到書桌前坐下,目光溫和地看著兒子。
朱劍堂雖然年紀輕輕,但在政務上已經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這讓朱匣?感到欣慰。
“堂兒,有什麼問題儘管說。”
朱匣?語氣中帶著鼓勵。
朱劍堂微微一笑,拿起一卷奏折,開始引經據典地闡述起自己的見解。
“父王,我認為為君之道,首在治心。治心者,治國之本也。心若不正,國將不寧。”
“其次,治人。治人者,治國之要也。人若不治,國將不穩。最後,治事。治事者,治國之法也。事若不治,國將不興。”
朱劍堂一本正經地闡述著他以為的為君之道。
朱匣?聽得頻頻點頭,心中對兒子的成長感到無比欣慰。
“堂兒,你說得很好。為君之道,確實如你所言,治心、治人、治事,缺一不可。”
朱劍堂見父親讚同自己的見解,心中也感到一陣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