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抹掉了采集紅壤所留下來的痕跡。
危機計劃署最高軍事執行委員會指揮大廳內,泰伯星人殖民艦隊最高指揮官出現在了通信屏幕上。
“指揮官先生,我們已經肅清了深入到內陸地區的叛軍,他們所建的防禦工事已經被我們全部摧毀。”
栗劍鋒的通報,當然是為了掩護采集紅壤的行動。
對於文明等級高出地球人數萬年的泰伯星人而言,大規模地開采紅壤資源,肯定瞞不過他們各種無所不能的偵測設備。
早在采集紅壤伊始,栗劍鋒就派出了兩支地麵部隊,一隊偽裝為“叛軍”,另一對偽裝成“清剿”部隊。
雙方在采集紅壤的區域內展開了“殊死搏鬥”,采用挖掘坑道、構築防禦工事的辦法持續作戰,戰鬥從采集紅壤開始的那一刻,一直持續到了紅壤資源被全部裝船完畢。
“儘管如此,但仍有一支叛軍逃脫,他們奪取了6艘潛艇,伺機逃往暗河公司,請最高指揮官允許我方繼續展開圍剿!”栗劍鋒說道。
“給你們3個小時的時間,如果仍不能清剿這支叛軍,那麼就由我們泰伯星人出手解決。”
最高指揮官的話等於是向栗劍鋒下了最後通牒,原本,他是想借助圍剿這支叛軍的機會,掩護遠洋船隊回航,但現在,一切又發生了變化。
3個小時,遠洋船隊行駛不了多遠,泰伯星人一旦將目光聚集到它們身上,那近5億噸的紅壤資源就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們的重心就會轉到這上麵。
屆時,如何解釋運
(本章未完,請翻頁)
輸如此數量的紅壤資源就成了一道棘手的難題。
弄不好,泰伯星人會先發製人,在不加以警告的情況下摧毀這支遠洋運輸船隊。
事實上,正如栗劍鋒所料,泰伯星人早已發現了大規模采集紅壤資源的行為,他們之所以遲遲沒有動手,就是分辨不出,這一行為到底是叛軍所為,還是危機計劃署所為。
如果是叛軍所為,雖然泰伯星人不清楚他們采集紅壤的目的,但一定間接有益於他們泰伯星人。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泰伯星人深諳這一精髓。
如果是危機計劃署所為,等待整個船隊的隻有被摧毀!
在事情明朗之前,漫長的航程,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摧毀這支遠洋船隊。
事不宜遲,栗劍鋒趕緊說道:“我們注意到,叛軍在負隅頑抗的同時,往遠洋船隊上裝載了大量的紅壤資源,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他們想將這些紅壤運往暗河公司,大發一筆橫財。”
“大發一筆橫財?”
“是的,分配給我們地球人的領地,地處三處沙漠地帶,貧瘠而荒涼,土壤也是我們所急需的重要戰略資源,叛軍想借此待價而沽。”
“遠洋運輸船隊的叛亂是否也被平息?”最高指揮官關切地問道。
“已經被平息,目前,我們還尚未全部接管船隊的控製權。”
“遠洋運輸船隊的控製權,現在由我們泰伯星人接管,地球人無權乾涉!”
最高指揮官說完,消失在了通信屏幕上。
栗劍鋒呆呆地愣在了原地,一旦泰伯星人接管了這支裝滿紅壤資源的遠洋船隊,那麼也就意味著,所有為之而付出的努力將化為烏有。
不過,在泰伯星人還沒有摧毀這支遠洋船隊的最後一刻,一切都存在著變數,甚至轉機。
很快,在監控大屏上,栗劍鋒注意到,來自泰伯星人的一支小型星際飛船編隊飛抵到了遠洋船隊的上空,從其中一艘小型星際飛船內飛出了一架巡邏飛行器。
它抵近盤旋在船隊的低空區域,用地球語言向船隊發送著立刻撤離的命令,否則,整個船隊將遭到攻擊!
巡邏飛行器限令所有的地球人在2個小時內,全部撤離所有船隻。
栗劍鋒給的命令是服從泰伯星人撤離的命令,但儘可能地拖延撤離的時間。
3個小時,最多4個小時是栗劍鋒要求遠洋船隊拖住泰伯星人接管的最長時間。
栗劍鋒的命令發出後,遠洋船隊的艦員們開始陸續撤離,他們不是成批地湧向甲板,而是神情沮喪地從舷梯上慢悠悠地下來。
在幾艘船的甲板上,一些船員甚至和負責撤離的人員發生了“肢體衝突”,有的很快被平息,有的則愈演愈烈,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
“騷亂”時斷時續,維持秩序的憲兵出工不出力,導致雙方的“衝突”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5分鐘後,栗劍鋒收到了來自追擊艦隊所發來的一份密電,密電顯示,克利弗所奪取的那支潛艇部隊正靜默在剛果河入海口處,也就是幾內亞灣海域的海床上。
這支潛艇部隊成了栗劍鋒挽救整個遠洋船隊的救命稻草。
裝載著近5億噸紅壤資源的遠洋船隊能否避免被泰伯星人接管的命運?能否順利地返回母港?關乎著地球人的未來和命運。
3到4個小時,是這場爭奪戰能否取勝的極限時間。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