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邰蘭平民少女到母儀天下的皇後, 沙亞麗這輩子將自己順利活成了世人眼中的傳奇。
對於所有的邰蘭人民來說,同時代的英雄傳奇隻有兩個,個是一生都不曾繼位,卻掌握王權四十餘年, 親手定下憲法限製國王及皇室權利, 為邰蘭近現代化政體改革作出最重大最關鍵貢獻的王儲英素法。正是因為他的執政, 才有了日漸富裕昌盛的邰蘭,才有了日後內閣和皇權相互製約共同推動整個國家曲折前進的清明政局。
而另一個, 則就是在自己丈夫拉穆六世死後, 依舊被邰蘭皇室既全體人民尊為皇後, 繼續執行第一夫人職責的沙亞麗。她一生都致力於幫助邰蘭及周邊東南亞鄰國的貧苦人民,以身作則深入到他們中間,為他們提供教育和醫療上的便利,讓所有出身貧苦的底層人民, 也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和希望。對於很多底層人民來說, 皇後沙亞麗, 就意味著奇跡和希望。
因此,在後來的很多報道或傳記中, 都把她形容成了救苦救難的神女轉世, 稱她出生之時就立誌要拯救受苦受難的民眾, 儼然完美善良得如同個聖人。
可是沙亞麗自己清楚的知道, 她根本不是這樣的聖人,甚至,曾經的自己對於那些和自己同樣出身底層的人,深惡痛絕。因為在那時的沙亞麗看來,他們好吃懶惰毫無鬥誌,既不像自己那樣有著強烈的上進心, 又自私短視,輩子隻配碌碌無惡渾渾噩噩的活著。
其實,如果不是自己遇上了那個人的話,沙亞麗心想,哪怕她後來成為了邰蘭的皇後,她也不會為他們做這麼多吧。
因為在很長的段時間內,她都恨極了自己低賤貧苦的出身,恨極了那破敗不堪的生活環境,也恨極了自己那些愚蠢自私的親戚。
實際上,和後來媒體們報道截然不同的是,沙利亞的真實出身不僅不高,甚至很早時候還很受旁人鄙視,就是因為她的母親楠迪娜隻是邰蘭本地貧民,而她的父親則是西方外派到邰蘭駐軍部隊中的員。
在那個時候,邰蘭雖然剛剛遭遇了海外資本對國家財產的大洗劫,整個國家都處於一貧如洗的狀態,特彆是在遠離邰蘭國都的鄉下,幾乎所有的民眾都隻是掙紮在溫飽線上。因此,對於邰蘭本地連飯都吃不飽的貧苦女性來說,那些遠渡重洋而來的異國大兵們各個身家不菲高大健壯,完全是天大的誘惑。
所以,那個時候生活在駐軍港口基地旁邊的楠迪娜,也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這種誘惑,於是她費儘心思,終於給自己找到了個各方麵都還說得過去的異國士兵,並和他長期保持著情人關係。
在那個年代,邰蘭有很多姑娘做出了和楠迪娜樣的選擇,甚至,專門為這些大兵們拉皮條的掮客都有很多。隻不過這些姑娘中,有些是做著短期的皮肉生意,有些卻是一心意地將這個異國男人當做自己的救贖,而楠迪娜則是後者。
事實上,那個外國大兵的確幫助了楠迪娜很多,他不僅供養了她一個,甚至就連她背後的大家子支出都承擔了。
邰蘭千百年來,都是個階級觀念森嚴男尊女卑的等級社會,所以在很多貧窮落後的地方,丈夫兄弟或者父親,靠家裡女性出賣身體來換取存活下去的生產資料的情景,到處可見。
因此,對於楠迪娜掙取金錢的方式,她身後的家人不僅不覺得羞恥,反而有些洋洋得意。他們將楠迪娜的外國情人視作了全家人的錢包,但出於自卑和畏懼,他們不敢明著找他要錢,隻能時不時變著法地壓榨楠迪娜。所以雖然楠迪娜得了這麼個身家薪資遠超過當時邰蘭平均水準的情人,可實際上自己並沒有得到什麼錢財,而是全部供給給自己吸血蟲一樣的家人了。
儘管楠迪娜不覺得有什麼,但是明眼人肯定能一眼看出,這種模式是不可能長久的,因為一旦她遭到了那個外國大兵的厭棄,沒有了穩定收入來源的她必定也會遭到來自自己親人的厭棄。
然而,還沒有等到楠迪娜被自己情人厭棄的那一天,就迎來一個更大的變故。那就是,由於國際形勢和外交政策的變化,邰蘭境內所有外國駐軍隊伍都需要撤回本國,不能再留下來了,這自然也包括了楠迪娜的情人,也就是沙亞麗的生身父親。
沙亞麗是在自己父親離開邰蘭一個月後被楠迪娜發現的,對此,楠迪娜及她的家人都感到萬分遺憾和後悔,因為他們覺得,如果這個孩子能早點到來,就肯定能從那個外國人手裡訛取更多的錢。
其實,離開邰蘭之前,那個外國男人已經將自己手頭剩下的錢財全部交給楠迪娜了,但是架不住她的背後一直有什麼事都不乾隻會壓榨她的家人,所以,在沙亞麗出生的時候,她的母親楠迪娜手裡已經分錢都沒有了。
沒有錢的楠迪娜自然也沒有了價值,於是,她的家人又開始嫌棄她了。他們覺得,還帶著個孩子的楠迪娜就是個拖油瓶,既不能給家裡掙錢又隻能消耗家裡的口糧,於是,在百般嫌棄之下,沙亞麗才剛剛懂事之時,她和她的母親就被自己血脈相連的親人們給趕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