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行,但卻沒胡萊那麼好用而已……或者說在有些時候行,在有些時候就不行了。
實際上如果就算是羅凱來了,恐怕也比不過胡萊在得分上的能耐。
有很多戰術,設計的再精妙,如果最後進不了球,那之前所設計的種種便都成了虛妄。
畢竟所有戰術的支撐都得是進球,如果你的球隊及進不了球,那是很難在比賽中支撐下去的。就算是擅長防守的嘉翔高中,也得有一個許高飛這樣善於打反擊的前鋒。
隻不過當今足壇,進球似乎已經不是中鋒的任務了。在許多戰術中,中鋒、甚至是前鋒都隻是球隊戰術的一環,更重要的作用是在於牽製和防守。用自己的跑位牽製對方防守,並且給後上的隊友製造機會,拉出空當。
世界足壇還流行過一陣子“無鋒陣”,這是什麼意思看名字就知道了,不用前鋒人家也能夠進球。
最近二十年來,在各種戰術思想的流行衝擊下,中鋒被要求要更全麵,更全能。甚至一個中鋒可以不會射門,不能進球,但絕對不能不會傳球,不會拿球,不會護球,不會牽扯跑位……換言之,這中鋒哪怕他一個賽季連兩位數的球都進不了,但隻要他能夠在球隊防守的時候回防到位,在進攻時候可以拉開防守,為隊友送上助攻,串聯中前場,那他就是一個好中鋒。
至於得分這件事情,有的是中場各種中前衛、邊前衛,或者邊鋒們來做。中鋒把對方後衛頂住就行了。
這種思潮下,對於中鋒人才的培養也自然遵從了這個方向。
有人一個賽季進球個位數,但因為體能出色,總能及時回防到位,而且還能忠實執行主教練的戰術在前場就開始絞殺逼搶對方拿球的組織型後腰,一方麵為球隊穩固防守,另一方麵還能幫助球隊反搶之後就地反擊。所以坐穩豪門球隊的主力中鋒。
有人一個賽季進球寥寥無幾,但因為戰術作用突出,還能在輸球之後背鍋,也自然是豪門主力無憂。
李自強不是說這些中鋒不好,這些戰術不好,比如他自己打的整體攻防戰術其實也是比較流行的戰術之一。
有些中鋒也確實是戰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沒了中鋒在前麵牽製對方防守,如果沒有中鋒作為球隊進攻的橋頭堡,那些球隊的成績也會大打折扣。
但李自強隻是覺得大家過於偏激了,好像一個不夠全麵的中鋒就不是好中鋒,就不能用了一樣。
歸根到底,足球不還是要看誰進球多嗎?那既然有一個特彆能進球的中鋒,為什麼不能用?
況且那些歐洲豪門,世界足球強國有各種優秀的人才,他們玩得起無鋒陣,其他球隊呢?
就比如中國隊。
現如今中國隊就飽受缺乏優秀前鋒的困擾,哪怕是麵對一些弱旅,也常常有圍攻幾十分鐘難進一球的窘境。
而且中國隊的中後場整體實力在現如今的亞洲足壇也實在是算不上強的,再沒有一個特彆能進球特彆擅長進球的前鋒,又怎麼可能取得好成績呢?畢竟當你總體實力不占優的時候,如果還久攻不下,那雙方士氣自然此消彼長,中國隊這邊越打越急躁,而防守的那邊則越守越有信心。
要是再碰實力和中國隊相差無幾,甚至是勝於中國隊的對手,那得分能力差就更是成為了致命缺點。
所以之前有中國國家隊的主教練也搞過“無鋒陣”,一方麵可能確實是想要跟上世界足球主流,另一方麵可能也是被中國足球實在是找不出幾個能進球的前鋒給逼的——都沒前鋒可用了,不玩“無鋒陣”玩什麼?
當然,這麼做的結果自然也是失敗了,因為豪強用“無鋒陣”是因為他們的中場實力強大,而中國隊用這個就真是因為前鋒進不了球而已……但偏偏中場實力也不算強,打無鋒陣還能有什麼好下場?
所以在見識到了胡萊的能力之後,李自強心中已經有了決斷。在胡萊高二這一年,就直截了當地在全隊宣布了他作為進攻核心的地位,明白無誤地告訴所有人他要打什麼樣的足球,然後所有人一起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就行了。免得有人質疑挑釁他的權威,浪費大家時間和精力。
乾脆果斷的讓那些高二、高三的球員們都很意外——大家可都還記得當初主教練是怎麼瞧不上胡萊的,結果沒想到這主教練扭轉心思之後,竟然就像是完全不記得自己以前對胡萊是什麼態度了一樣。
李自強並不在乎彆人怎麼看他,他隻在乎自己的戰術能不能得到執行和觀察,能不能取得成功。
在安東杯,他其實一直都是在試驗這套戰術的,想看看效果如何。
而最終結果自然是好得出奇。
胡萊成為了安東杯最佳射手,東川中學也成功衛冕了安東杯冠軍,再次拿到了全國大賽的參賽權。
其中3:1擊敗嘉翔高中的那場比賽更是胡萊的代表作——作為主力中鋒,又被嘉翔高中上下集體針對,在這樣的情況下,胡萊依然可以把握住為數不多的機會,取得進球。
這人不像羅凱,踢球不花哨不好看,甚至有些平平無奇,但卻像是一把外觀看著尋常的匕首,外觀看著普通是為了不引人注意,但實則鋒利無比,往前一捅便能輕易要了人命。
李自強扭頭看了一眼呆若木雞站在場邊的孫一明。
他了解過這位人民中學主教練的資料履曆,知道他是一位信奉“中場製勝論”的主教練,認為中場是一支球隊最重要的部分,中場強則球隊強,中場弱則球隊弱。
按理說,倒也沒錯……畢竟中場兼具進攻和防守,中場強大則進可攻退可守,減輕防守壓力的同時還能直接破門得分,而不需要得分能力很強的前鋒。
但如果因此而忽略了胡萊這把“普普通通”的匕首,那就是個大問題了。
李自強曾經認為胡萊雖然擁有很好的天賦,但基礎太薄弱,不堪大用。所以一開始他也沒把胡萊當做自己球隊裡的人,當時招新十六人,本來其實是招十五個人的,胡萊的名字在最後分明是李自強臨時起意添上去的……本想著這小子肯定熬不過自己給布置的基礎訓練,會主動走人。
結果這小子不僅熬過了他給安排的那些多少有著刁難意味的基礎訓練,進步還跟坐了火箭一樣,從第一次在安東杯上替補出場,再到在全國大賽上打進三球;從高一的隻能靠耍小聰明進球,到高二可以扛著嘉翔高中隊長完成射門……這進步真是一日千裡,讓李自強對他“基礎薄弱”的擔憂被甩到了九霄雲外。
既然基礎夯實了,李自強對胡萊也就沒有之前的偏見了,自然是要充分壓榨他的能力。
從高一全國大賽之後到現在,他在胡萊身上所付出的努力也總算是沒有白費。
他不知道東川中學這屆全國大賽最終能夠走到什麼地步,但麵對各式各樣的對手們,他總是要比去年更從容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