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晚輩有一法(1 / 2)

“這太混賬了!”

李紅清聽得是義憤填膺,氣得鳳眉直豎,想到縣內的情況,手都不自覺的握在劍上,大有砍人的衝動。

彭耆老帶著幾分震撼的看著自己有些不認識的學生,想著他入城以後的態度,知道他早有此猜想。他知道官場老油條很多時候能通過一些蛛絲馬跡洞察先機,從而在關鍵時候作出正確的決策與判斷。

隻是通過幾個乞丐,竟聯想到朝廷上層的動向?

這敏銳洞察力怎麼出現在了一個還未入仕的後生身上?

彭耆老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了,自己這個學生或許天生就是當官的料,說道:“那此事當速速告之戴縣長。”

陳青兕道:“這便去送他一份大禮,就看他接不接得住了。”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李治這個皇帝當下風評並不好,本就受到長孫無忌、褚遂良這些輔政大臣的掣肘,又連年鬨災荒,江南還發生兵變,天下完全沒有貞觀風采。

以至於在很多人眼中,李治就是一個不靠譜的庸碌之君。

但身為過來人,陳青兕很清楚前因後果,現在李唐朝廷出現的很多問題,除了天災無可避免,其他很多問題是李世民貞觀朝累積下來的舊患頑疾。

這世上不存在任何完美的製度政策,某項製度在推行實施的時候因適應當前的環境,效果拔群。可這時間一長,製度裡存在的不足、漏洞就會顯露,給人發現利用甚至控製,從而衍生全新的問題。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會推翻一些過時的舊製度。

在推翻舊製度的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涉及他人利益生出新的問題。

現在李唐的製度動蕩並非李治這個皇帝能力不行,而是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一派輔臣過於守舊,限製了李治的發揮。

隻有將他們拿下,李治才能真正放開手腳,走向天皇大帝的道路。

現在的情況是:李治能等,江南卻等不了了。

陳碩真的起義就是一記警鐘,憑借李治在曆史上的表現來判斷,他不可能坐視江南繼續糜爛下去。

如果他預判的沒錯,這一次李治派來的人一定是他最信任且擁有不小權力的重臣,為的就是解決江南這個爛攤子。

誰表現的好,能抓住這個機會,一飛衝天,不在話下。

三人離開了集市,一路到了府衙。

戴洪淩正在聽縣內長史彙報縣裡的情況,縣內乞丐激增,縣兵又調去了銅官村,治安難以維護,甚至發生了百人以上大規模的械鬥,一切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這位求穩的縣令有些手足無措,疲於應對。

得到彭耆老領人拜會的消息,第一反應就是,什麼時候了,還來添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