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兕接過了早已準備好的弓箭,對著天地以及遠處各射了一箭,向天祈福。
唐朝的拜天地沒有後世那麼直接,一氣嗬成,而是分為三步。
其中結婚當日拜家廟,然後次日拜高堂,最後回門之日,拜女方高堂。
至於夫妻對拜確實有這個環節,叫交拜禮,在整套婚禮的環節中並不重要。
老陳家的家廟再簡單不過了,就是父母的靈位,簡單了事。
新娘讓丫鬟帶去了洞房,等待接下來的同牢合巹。
陳青兕身為新郎,自當招待賓客。
陳青兕交友並不廣泛,幾乎沒有什麼知心朋友。畢竟生活軌跡大多都在村裡,鄉裡鄉親如同一家,不能以朋友論。反倒是穿越之後,進了縣城,結識了不少人,但因相處時間不長,沒有深交,算不上知己。
但不管請沒請,這些相處時間不長的朋友,幾乎都選擇來參加婚禮……
一朝成名,勝友如雲。
讓陳青兕遺憾的是裴炎、婁師德並未出現在婚禮上,宴席中地位最高的是戴洪淩這位義興縣縣令,第一個敬酒的也是他。
戴洪淩看著笑容滿麵,舉杯與自己敬酒的少年,這位縣令沒有了之前的疏離,一樣的容光煥發,感慨道:“陳佐史才情橫溢,世所罕見,隻怕唯有昔年曹子建可與之相比。能喝上陳佐史的酒,某榮幸之至。”
這態度哪有上官對下屬的感覺。
戴洪淩說這話的時候,心裡也覺躁得慌:此次婚姻可謂他一手促成,對於蕭家什麼態度,他再清楚不過。哪想得到風水輪流轉,一個鄉間少年竟如脫胎換骨了一樣,令得蕭家一反常態,全力支持這位女婿。
有蕭家的支持,對方未來成就肯定在自己之上,隻能舔著臉,希望能夠挽回關係。
陳青兕並沒有得勢欺人,有些事不能忘,但有些事過於計較,便屬於小家子氣。
戴洪淩這類人沒有必要深交,卻也不必要得罪,指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戴縣令太客氣了,晚輩受寵若驚。若非縣令引薦,也無這樁喜事。晚輩年少,不知進退,不及戴縣令為官多年,老成持重,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向縣令學習,以後不吝賜教。”
戴洪淩紅光滿麵,連連稱是。
然後是負責義興縣事務的蕭彥,縣中長史、縣尉,一眾關係不深,手上有一定實權的人物,還有那些不請自來的人,不論地位高低,都會上去寒暄兩句,喝上一杯。
這個時代的酒多是米酒,陳青兕身強力壯,一盅接著一盅,亦無醉意。
完成了所有應酬,陳青兕方才走向婚房。
年長的喜婆已經等候多時,熱情地將他迎入屋內,遞上了早已準備好的喜秤,嘴裡念著祝詞。
陳青兕看著靜坐在床前的綠衣新娘,期待了許久,真到這關鍵時刻,心中竟隱隱有些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