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務滋無奈道:“這也沒辦法,現在是冬季,山上沒有野菜吃食,往來的遊人商隊也不多,確實沒有那麼多的雜事供人選擇。”
“這樣……”陳青兕道:“你以本官的名義發一張告示,就說縣裡招募吃苦耐勞的雇工,不限男女。城西有一塊廢棄的庫房,你去找城東的胡大匠,讓他將庫房設計一下,本官要在那裡建造一個獨孤院,為縣裡的孤寡老人尋個去處。”
史務滋眼中閃過一抹敬意,原來麵前的這位縣令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清楚。
那個庫房地理位置不差,有不少人願意出高價將地方盤買下來,這位縣令都沒有同意。
而今回想起來,想必對方在腦海中早有規劃。
那裡就是為了獨孤院遺留的。
獨孤院就是後世的養老院。
尊老愛幼是華夏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夏朝還是奴隸製的時候,已有類似的機構。
《禮記·王製》就有記載:夏後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
南北朝時期,已經有了正規的養老院,也就是獨孤院。
“陳縣令!”
史務滋並沒有立刻領命,而是深深作揖道:“您的善心仁德,不亞先賢。可維持一個縣學,已經讓縣裡財政吃緊,再加一個獨孤院,養那麼多的孤老,如何支持的下去?一旦縣裡拿不出餘糧餘錢維持,將會導致整個縣的複興計劃全盤落空。”
“過猶不及,請陳縣令三思而行。”
陳青兕對這個下屬多了幾分欣賞道:“你說的有道理,依照一般的獨孤院,以我縣有的財政情況是無力維持的。本官打算建造的獨孤院與一般獨孤院不同,孤老不同於孩子。孩子這個年歲,讀書是第一要務。孤老有務工的能力,體力活乾不了,可以乾輕便的活。腿腳不好,就乾手上的事。如針線上的縫補、織布,再如做飯、漿洗等等他們能夠勝任的工作。”
“她們存在的問題是找不到這些可乾的活,便由我們官府出麵,為她們接一些工作,維持獨孤院自身運作。現成的就是用膳問題,縣裡的衙役都沒有固定的用膳之處,完全可以交給他們負責。再如我們縣裡的那位匡差役,大老爺們一個,孤零零的,一套內裳,正穿七天,反穿七天,曬個太陽,再穿七天,一身的味,都不好意思說他。”
史務滋忍俊不禁。
“現在有了獨孤院,花點小錢,換一身清爽。就他這樣的大老爺們,還是舍得的。”
陳青兕說道:“依我估計,也就前期府衙得給些補助,真的運作起來,說不準還能給縣裡增加收入呢。”
之前一直不敢行動,那是心裡沒底。現在有了李紅清的五萬錢,便不怕了。
到時候獨孤院的支出收入歸縣裡負責,陳青兕隻要從中動些手腳,五萬不義之財,很容易就洗成乾淨的錢幣。
這手段,他不要太熟。
史務滋順著陳青兕的思路想下去,越想越是興奮,眼中閃著光,深揖道:“陳縣令濟世救民之能,學生望塵莫及。能跟隨縣令左右,乃學生此生最大幸事。”
陳青兕笑道:“不必拘禮,這些日子,你也幫了本官不少的忙。對了,你學問好,順便幫本官想個名字,獨孤院不太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