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縣城東。
胡奎哼著南方小調,喝著青溪縣的特產桂花茶,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
有一句話說得好,處在風口之上,豬都能飛的起來。
胡奎就是風口上的豬。
陳碩真起義的時候,需要攻打城池,將縣裡的匠人都帶走了,不管同意不同意。
胡奎當時接了一個獵戶的工作,去山裡搭建一棟小木屋,避開了一劫。
隨軍而去的匠人大多數都沒回來,青溪縣在陳青兕的治理下,聚民分地,百廢待興。
胡奎作為僅餘的老字號匠師成為了縣裡的香餑餑,屋舍改良擴建什麼的,工作應接不暇。
縣衙的兩大工程縣學與居養院也是胡奎負責修繕整改的。
這兩個月的收入,超過之前兩年總和。
原本名不經傳的小人物,現在上門求拜師的徒弟都快踏破了門檻。
“胡大匠!”
屋外傳來熟悉的聲音。
胡奎打了一個激靈,臉上堆著笑,快步上前問好。
“薑文書,又有什麼指示?”
來人正是薑辰,作為陳青兕的文書,兼顧管賬之權,胡奎與縣衙來往的工作都是從薑辰這裡結款的,一來二去,也很是熟絡。
薑辰道:“縣衙後院有些破敗,個彆屋子還出現了漏水漏風的情況,陳縣令說胡大匠要是有空,帶些人去修繕一下。”
胡奎自是一口應下。
薑辰事務繁忙,也未叨嘮,作揖告辭。
胡奎送薑辰出門,心裡有些不是滋味,想起了自己從業以來賺的最大的一筆錢就是上上任縣令重修縣衙的錢。
那時候跟著他師傅一起去縣衙作業,當時縣衙近乎完好,他們的工作就是將稱不上舊的縣衙推倒,重新建造一座新的,說是新縣令新上任要有新風氣。
而新縣令上任快三個月了,事情乾了不少,可給赤天聖母攻破的縣衙還沒修過呢。
赤天聖母就是陳碩真,在青溪縣百姓的心中陳碩真從來不是反賊,而是救他們於水火的赤天聖母。
帶著幾分沉重的心情,胡奎信步來到了集市。
相比以往,青溪縣的集市多了許多煙火氣息,周邊的商鋪陸續開張。
更多的是流動攤販,不少婦人放聲吆喝,有賣餅的,有賣鞋,賣布的,更有一些自己沒有店鋪,有著一定手藝如理發修麵做衣裳的人,沿街叫喚,很是熱鬨。
胡奎這一出現就是大眾焦點。
不少人上來親熱的打招呼,眼中帶著期盼的目光。
現在是冬季末,屬於農閒時節。
大多百姓都會選擇找一份零工賺補貼家用,青溪縣窮困,自有不少這樣的人,男男女女的都有。
胡奎常在集市招工,他一出現,便贏得了擁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