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重才(2 / 2)

以至於不少原本打算拜謁之後就離去的士子,選擇在縣裡逗留,渴望再次得到陳青兕這位年輕有為又平易近人的士林大家的點評。

其實陳青兕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既然自己多了一層士林大家的身份,能夠吸引讀書人前來拜會,那就趁機打響自己好客之名,多吸引一些士人來青溪縣帶動當地經濟。

隻要不請客吃飯,一杯茶水,自己支付的起。

結果發現很多士人來了就不走了,也讓陳青兕更加來勁。

用一杯清茶,換冤大頭在縣裡常駐消費,還能獲得一個敬士人的美名,吸引更多的人來,這世上哪裡還能找到這般劃算的買賣?

不過今天他另有要事,暫時不陪冤大頭聊天扯皮了。

青溪縣外,陳青兕翹首以盼。

往來路過的百姓都熱情的打了聲招呼,然後紛紛離去了。

開春是最忙碌的時節,儘管還未到春耕時節,辛勞的百姓已經開始下地整田。

陳青兕依舊維持親民姿態,逐一回禮。

在他身旁的是典史秦依。

陳青兕叮囑著秦依注意事項,說道:“這位來至嘉興貴客,你當好好招待,務必讓她高興開行。彆急著說公事,青溪縣山明水秀,領著她遊玩一圈再說,所有消費都由縣裡支出,該花的花,不用給縣裡省錢。”

秦依已經習慣聽陳青兕的命令行事,一絲不苟地記下。

“還有!”陳青兕補充道:“有些事情不必強求,一些深的技藝,人家不願說,就此略過,點到為止就好。畢竟那是他們祖傳吃飯的東西,強求不來,反而會引發不愉快。”

“來了!”隨行護衛的匡正提醒了一句。

陳青兕遠見遠處一輛馬車徐徐而來,在車頭騎馬領路的正是史務滋。

陳青兕當先迎了上去。

來人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人物,可在陳青兕眼中卻算是大人物。

在陳青兕的規劃中青溪縣發展的根本是耕種與蠶桑。

耕種自不用說,整個國家民族之本。

蠶桑卻並非青溪縣發展的特點,青溪縣地理位置極佳,水陸通達,適合發展手工業、運輸業。隻是當下縣內老弱婦孺過剩,隻能以蠶桑過渡。

也是因為一直不重視蠶桑業務,縣裡沒有真正的行家,都是一些以為副業的婦人,補貼家用小規模養殖。

這自家小規模養殖跟大規模養殖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陳青兕在縣裡找不到蠶桑行業的專家,決定向外縣邀請專家指點。

這要請就請最好的,此番請來的是嘉興縣的許王氏。

嘉興縣是絲綢之府,從唐朝來算都有兩千年的曆史,蠶桑之鄉。

許王氏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個時代的專家,可不是後世那種動動嘴的學院派。

士農工商,四大階級。工名義上位於第三,實則居於最末。

能夠在技藝方麵闖下偌大名望的人,絕對是經過千錘百煉,有著代代相傳的獨門手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