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君臣問對(2 / 2)

那可是整個北方的雄主。

陳青兕繼續道:“這些日子,臣深入了解了海東的局勢,發現這些年新羅麵對高句麗的入侵,領土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長了不少。”

李治是知道這事情的。

當年他父皇李世民東征,拿下遼東之後,止步於安市城。

此後大唐改變了對高句麗的戰術,不再想著一口氣拿下,而是長期消耗。

於是就有了貞觀二十一年、貞觀二十二年兩次東征。

二十一年,李勣、牛進達、李海岸三員大將水陸進攻高句麗,李勣率軍渡過遼水,途經南蘇等數座城,高句麗兵多背靠城牆拚戰,李勣將他們打敗,並焚燒其外城後回師。

牛進達、李海岸率水軍進入高句麗境內,經曆一百多次戰鬥,戰無不勝,又攻克石城。進軍到積利城下與高句麗援兵,李海岸將其擊敗,斬首二千級,然後回師。

貞觀二十二年,也是一樣古神感率唐軍渡海攻打高句麗,三戰擊潰高句麗五萬軍隊,掃蕩周邊,無人可敵,從容而退……

這兩戰將高句麗直接打蒙了……

唐軍遇村毀村,遇兵破兵,遇城焚城,遇到難啃的山城不打,直接將周邊掃蕩一空,從容撤軍。

而高句麗根本不敢大意,每次唐軍來,他們都得舉國之力防守,一來二往,高句麗民生凋敝,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新羅也趁機占了不少好處。

經過兩次襲擾,李世民本打算在第三次的時候一勞永逸。

結果貞觀二十二年,華夏史上坐三望一的偉大帝王病故。

李治登基要處理內部事情,停止了對高句麗的戰事。

經過五年修整,高句麗恢複了些許元氣,正好新羅真德女王病故,高句麗趁機聯合靺鞨入侵新羅北境。

李治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軍攻打高句麗,高句麗再次大敗,新羅趁勢反攻,又占了點便宜。

連續幾戰下來,唐軍確實達到了消耗了高句麗的目的,為日後覆滅高句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盟友的新羅,也從中得到了不少的實利。

李治沉吟片刻,說道:“朕非狹隘之君,新羅如此禮敬中原,將來覆滅高句麗時,也需他們出大力。給他們分一杯羹,並無不可。”

陳青兕目光灼灼的看著上首的大唐天子,一字一句道:“隻是喝湯,自無不可。但陛下怎知新羅甘願喝湯,而不是吃肉?”

李治心中微震,故作自如的道:“那也得他敢才是。”

陳青兕了解那段曆史,自然知道新羅不但敢,而且就是這麼算計的。

金庾信這位海東孔明,儘管不是真孔明,卻也不是簡單人物。

當然,陳青兕不能這麼說,隻能婉轉的道:“臣不能確定,但臣以為有這可能。時代在發展,進步的不隻是我們中原華夏,還有周邊諸國。如果一味將他們視為蠻夷,早晚會因為大意而吃虧。新羅國雖小,卻未必沒有一統海東之野望。現今雙方有共同的敵人,能水乳交融,可一旦高句麗覆滅,乃至於百濟覆滅,整個海東唯有我大唐與新羅,雙方有了直接利益衝突,還會如此和睦?”

“那又如何?”李治輕哼一聲,道:“新羅真敢與朕為敵?”

陳青兕輕聲道:“何須與陛下為敵?高句麗、百濟居於海東數百年,我朝若取兩地,境內豪族百姓短時間內定然不服。新羅大可暗中支持他們複國,海東山多林深,藏於山林之中作亂,大軍尋之不得。僵持消耗,三年五年乃至十年,又如何應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