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師,燕王府邸。“小姨,不要這般為難我了,沒有父王的允許,我怎麼敢帶你出去。這要是讓父王知道,還不得打死我。”朱高熾一臉苦笑,放下手中的兵書,對著麵前的小姨徐妙錦說道。徐妙錦,洪武十三年生,現今十二歲。開國名將,六王之首徐達第三女。其大姐,便是燕王正妻徐儀華。徐達病逝後,京師徐府便由其長子魏國公徐輝祖繼承。今日徐輝祖便是來燕王府走動,雖然大姐沒有過來,但是姐夫回京,自然要探望一番。徐妙錦也跟著過來了。現在的徐妙錦,顯然還是有些頑皮,就想讓侄子朱高熾帶她出去玩。作為大家閨秀,單獨出去可是不行。不過顯然以朱高熾喜靜不喜動,還會違逆父王的意願的事情,當然不願意。“哼,你要是不帶我出去,我就跟大姐寫信,說你欺負我。到時候你爹爹也會打你。”徐妙錦小嘴嘟嘟說道。現在的徐妙錦,哪怕隻有十二歲,但其容顏已然含苞待放,美人胚子。聽到這話,朱高熾極為無奈。王府中父王對他不喜,本就是母妃一直維護他。聽到這話,朱高熾還真有些擔心。猶豫了片刻推辭道:“隻是現在已然是黃昏時候,便是出去玩也沒有多久時間。”徐妙錦眼底閃過一絲狡黠,說道:“自然不是今日,明日清晨你來徐府找我,然後帶我出去。”“這....”朱高熾不知如何回答。“你要是不答應,可就彆怪我跟大姐說了。”徐妙錦見朱高熾有些猶豫,立即說道。“好吧,不過不能出城,就在京師裡。”朱高熾強調道。“行,你可彆食言。”徐妙錦頓時笑顏逐開,又不忘叮囑道。“我哪敢呐!”朱高熾隻感覺一陣頭疼。後花園中。徐輝祖和朱棣敘舊。其中話題多是關於徐儀華。徐儀華可不是什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作為徐達長女,自幼被徐達夫婦悉心教養,不但飽讀詩書,更能參與軍事,披甲守城。徐儀華自幼飽讀詩書,記憶力超群,讀書時過目不忘,一覽成誦,連她的老師都感到十分驚異。因此,徐氏自幼便有“女諸生”的美譽。在明代,“諸生”即為受過傳統儒家教育,工於經史的生員。徐儀華能有“女諸生”之名,可見其才學修養。徐儀華與朱棣雖為朱元璋指婚,卻並非“先婚後愛”,而是在婚前已經相識。在正式成婚前,朱棣與徐氏早已相伴三載,是一對名副其實的少年伉儷。目前的徐輝祖和朱棣的關係還是極為不錯。曆史上靖難之役後,朱棣入南京,徐輝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被下獄審問。朱棣親自召見詢問,徐輝祖一言不發,始終沒有推戴朱棣稱帝的意思。法司逼迫他招供,徐輝祖振筆直書:“中山王開國功臣子孫免死。”朱棣大怒,想要誅殺他,因其是元勳之後,且身為國舅,這才作罷。之後,朱棣勒令徐輝祖返回祖宅,革去他的俸祿和爵位。“陝西那邊,可還待得習慣。”朱棣笑著問道。“陝西很南京相差不大,倒也還算習慣。”徐輝祖回道。去年,即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徐輝祖前往往山西、北平等地練兵防邊。直到今年四月才被召回京師。徐輝祖身高八尺五寸,麵如冠玉,英姿非凡,作為徐達長子,朱元璋對其也是十分重視。“練兵是大事,不過還是要多多注意身子,莫讓你姐姐擔心。”朱棣囑咐道。對於自己這個小舅子,朱棣算是愛屋及烏,也很親近。“姐夫放心,我自是心中有數。”徐輝祖笑著說道。說完,徐輝祖遲疑的說道:“不過姐夫當小心阿魯帖木兒與乃兒不花,我自練兵時有聽到消息。”阿魯帖木兒與乃兒不花就是朱棣成名戰降服的北元殘餘。投降後,阿魯帖木兒被朱元璋封為燕山中護衛指揮同知,旋升指揮使。乃兒不花任官山衛指揮使。朱棣聞言,臉色一下子重視起來,問道:“此事可能確定。”目前月魯帖木兒,早前朱元璋就傳訊給朱棣,讓其警惕阿魯帖木兒與乃兒不花。擔心其與月魯帖木兒有所密謀。隻不過朱棣派過去監視的人,並沒有發現異常。現在徐輝祖這麼一說,頓時朱棣就感受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阿魯帖木兒與乃兒不花目前屬於朱棣的派係。一旦謀反,極有可能影響到他。“有截取到月魯帖木兒送於兩人的密信,不過到底如何還未有可知。”徐輝祖說道。朱棣聞言點點,不過臉色已然陰沉下來。徐輝祖說完此事後,見姐夫朱棣心不在焉,顯然是在思考如何應對。天色已晚。便也告辭離開。徐輝祖離開後,朱棣迅速召來護衛,寫下一封密信往北平送去。他相信自己的妻子徐儀華,會對此事有很好的安排。.......秦王府。朱樉在麵壁思過後,終於回來。看到麵前白布蓋著的鄧氏遺體,眼中閃過一絲悲痛。“她走得,安詳嗎。”朱樉向一旁的老管家問道。老管家聞言,猶豫了一下這才說道:“並無太多的痛苦。”聽到這話,朱樉像是放下了心中的擔憂。想要揭開白布再看上一眼,最後卻並沒有動手。喟然一歎道:“厚葬吧。”“是。”老管家恭聲回道。心中也是終於輕鬆了下來。早在不久前,老管家就將小孫子給送了出去。在之前鄧氏所說的榮華富貴,他當然是不信的。這可是陛下的貼身玉佩,更是皇後的定情信物。老管家久居京師,心中很清楚。承擔這個罪責,便是誅九族都有可能。他當然要給子嗣留下一條後路。錦衣衛來的時候,他以為自己必死無疑。沒想到宣旨的時候,卻是鄧氏被直接賜死。剛剛回話,鄧氏走得安詳自然是善意的謊言。古代的毒酒可不是喝下去立即就毒發身亡,而是有一段緩慢痛苦的過程。甚至曆史中,喝了禦賜毒酒沒死的都有。這也是為什麼禦賜毒酒是一壺,而不是一杯。一杯的分量,可能會不夠。所以鄧氏死亡的過程,還是有很多波折,往往需要錦衣衛的協助。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讓老二朱樉,麵壁後才回去的原因。鄧氏死後,朱樉心情悲痛,直接便借酒澆愁去了。王府中一個幽暗的房間內。朱樉長子朱尚炳得到這個消息,眼中閃過快意。向母妃王氏彙報:“娘,那個狐狸精終於死了,是皇爺爺諭旨毒死的。”---ps:求推薦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