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如現在對倭國的征伐。
在京師邸報上,關於對戰倭國的時期,一直都會不間斷的刊登。
其中除了對於倭人的一些情況講述,還會有關於倭國的一些風景畫作,甚至暗中授意在編纂關於倭國的文章中,還會淺談一下對於往後倭國的可能。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其實就是朱英想移民一些大明百姓到倭國那邊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倭國的戰爭情況其實並不利於大明。
其中最為主要的並非是在戰爭層麵的問題,最大的問題還是士氣的問題。
這等異國他鄉的環境,偶爾來個小地震,小風暴啥的,便讓大明的戰士有些吃不消了。
而且倭國的武士,在沒有正麵對抗的情況下,最喜歡搞的就是叢林遊擊戰,這對於大明遠征軍的損傷不大,但卻很是煩人。
時間一長,不少將士的性情變得有些暴躁,畢竟去的多數都是一些武人,文人比較少,這也讓跟治下的倭國百姓之間的矛盾更加的尖銳。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教化,是一個長期的時期,並非是說短期內就能解決的問題。
不過雖然有這樣的征兆,至少要對倭國進行幾次大規模的作戰,才會看接下來的安排事宜。
當朱英回到坤寧宮的時候,他明白現在對於工頭這邊,已經沒有說改教的可能了。
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證據的問題。
不過有時候,證據也並非是那般重要吧。
關於這一點,自然朱英也是彙報給了老爺子知道。
現在的朱元章,對於商業上的發展已經有一種得心應手的感覺。
當熟悉了大孫的一些商業套路後,不說加以創新,至少在維持目前的商業方向來說,朱元章已經非常有心得了。
尤其是在對海外貿易的一些安排上,許多的細節要求,比如指定的相關規定,製度,章程。
幾乎都是由朱元章親自動手操盤,當朱英看到這些詳細的時候,這才明白老爺子的智慧了。
比之朱英自己的一些想法,朱元章的一些製定的規矩,雖然顯得嚴苛了一點,但卻可以更好的維持海貿體係的發展。
而在工頭的事情上,朱元章也講述了自己想法給大孫參考。
總體上朱元章還是希望大孫能夠自己定下決策。
他並沒有直接的說,而是告訴了大孫一個道理。
“在咱看來,民本身就有兩種,刁民及善民。”
“善民不刁,雖說是老實本分,但卻欺軟怕硬,為了一些希望,從而甘願忍受,但若是把他逼到絕路上,自然就會徹底的放開一切。”
“在這個時候,善民和刁民,自然也就沒了區彆。”
“刁民不善,欺霸他人,可為自身利益不擇手段,但若是遇到了更強之人,刁民自然也就變成了善民。”
“在對待百姓這方麵,不能一味的予以好處,當知鬥米恩,升米仇,大孫給的多,自然就給了彆人有機可趁。”
“若是這工錢對於每一個百姓來說,一分一厘都是相當重要,自然也就不會出現了這般現象了。”
老爺子的意思,其實朱英的心裡是清楚的,便就是取消關於工人最低月錢律法的保護,或者說降低。
當每一文錢都變得重要的時候,那麼這些工頭,自然就會被其他的工人所衝垮。
可這並不是朱英想要的。
看到大孫默不作聲,朱元章哈哈一笑,道;“咱便是知道,大孫不會這般做。”
“咱方才說的,是官員治世之道,是儒家的手段,可這不是咱皇家的手段。”
“這天下,是咱爺孫倆的,既然大孫定了規矩,朝令夕改,豈不是平白丟了自己的顏麵嘛。”
“就咱來說,這些事便也簡單,誰若是敢壞咱的規矩,誰就給咱去死。”
“有一個,便殺一個,有百個,便殺百個,殺得沒人敢碰,殺得沒人敢做,自然也就行了。”
“這些人,該殺,便就是跟那貪官一般,殺得再多對於咱們大明,那也沒有什麼影響,對於百姓,即便是他們嘴上不說,心裡頭也會拍手叫好。”
“既是造福了百姓,又保障了咱們的威嚴,如此一舉兩得的事情,又有何不可呢。”
“大孫,你要記得,咱們是皇家,不需要講究什麼證據,隻需要講究一個公道便是。”
“何謂是公道,公道自在人心,隻要是民心所向之事,便就放手手腳去做,隻要是違背的民心的人,便就是放開手腳去殺。”
“對,錯,對於咱們而言,不重要。”
聽到這番話,朱英心中極為震撼。
雖然這個道理說出來便是懂得,可是能真正去這麼做的,曆來朝代又有幾個皇帝可以如此。
皇帝,本就是唯吾獨尊。
朱元章在這一點上,顯然可以說是知行合一了。
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名聲,不在乎,也不重要。
不服者,殺了便是。
隻要大明的根基穩固,些許名聲又有什麼關係。
真正的民心,反倒不是那些文人嘴裡講述的,是隻有自己真正去看,去體會,才能明白在百姓的心中,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當然,朱元章這話裡的意思,並非是教大孫怎麼去殺人,也不是遇到什麼事情就以殺來解決。
而是告訴大孫,作為皇帝,九五至尊,不要輕易的被束縛住。
看著大孫恍然大悟的神情,朱元章笑著問道:“大孫且來說給咱聽聽,準備如何做。”
問是這麼問,如果大孫真全部以殺來解決事情的話,朱元章的下一番教育就要到位了。
前麵的話,其實充滿著誘導性,朱元章說出來,就是看大孫心性,會不會輕易的被人所左右。
如果大孫選擇的是殺個乾淨,自然朱元章早就準備了其他的說辭。
在對於大孫的引導和教育上,朱元章可謂是煞費苦心。
朱英心中沉思一番後便就回道:“孫兒認為,這些工頭之舉,雖說霸淩,但罪不至死。”
“如若是展開殺戮的手段,也難免會有一些冤死之輩。”
“其實關鍵的點在於,不是如何去懲處他們,而是如何的把他們從人群中揪出來。”
聽到這話,朱元章很是滿意。
一個合格的君王,自然要有著屬於自己的判斷。
“大孫覺得如何才可揪出來。”朱元章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