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大明的快速發展(2 / 2)

唯獨說一些部落在打秋風的時候搶奪了財物在群英商會這裡進行傾銷,才可能說多上不少。

可邊關那等地方,時常受到侵擾,又有哪個大族會藏匿很多財富的,本身也是窮得叮當響。

反倒是在放棄了西域,草原這些地方的商貿往來之後,群英商會在大明才叫是大肆斂財。

已經是很考慮百姓們的利益了,可哪怕是微弱的利潤在體量的情況下,那也是無比巨大。

而且朱英的目標,主要還是在有錢人的身上,賺有錢人的錢,那才叫賺錢嘛。

遍布各地的娛樂行業,現在很多都被朱英進行收購。

自然不是以群英商會的名義,而是重新建立的商會,名頭不同,裡子是一樣的。

裡麵的人員基本上也是由原本的群英商會人員負責。

有了前世一些記憶的朱英,沒吃過豬肉,總歸是見過豬跑的,一些娛樂業的手段應用進來,吸金的速度超乎想象。

比起之前在西域過苦日子,現在的群英商會僅僅隻是一年的發展,整體的體量就已經超過了曾經的數十倍,上百倍。

麾下的地契,占股的工廠,還有各類商鋪,租聘房屋,日常百貨銷售等等所有行業,都在群英商會的涉及之中。

目前,群英商會已然成了大明最大的納稅大戶。

單單每年上繳的商業賦稅,折合寶鈔有近千萬之多。

要知道曾經朱元章每年都要印刷一兩千貫寶鈔來給軍士,官員發放軍餉俸祿,還要用來維持民生。

且可以說不斷的透支朝廷信用。

現在不僅不需要了,還有大量的結餘。

離開玄甲衛的軍營之後,朱英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軍備的問題。

目前在火器上,由火藥司不斷研究。

但軍備上朱英先前並沒有過多的關注過。

盔甲,戰靴這些,似乎也該是到了升級換代的時候。

朱英注意到,目前的將士多數穿著的還是布鞋。

軍靴於如今的大明,並沒有流行趨勢。

靴子現在多是相當於奢侈品,皮製在大明也算是昂貴的貨物了。

哪怕是達官貴人,一雙皮製的靴子,可能就是穿一輩子。

不是說天天穿,平常肯定舍不得,而是在出席重要場合的時候,或者正裝的時候才會穿上。

‘應該把皮靴的價格打下來。’

朱英這般想著,便就給群英商會傳達下一條指令,那就是對皮毛進行大量收購。

皮毛的產地主要來自於牧場。

大明的牧場並不算多,而且外邊的皮毛其實在大明並不暢銷,因為大多數的百姓根本不需要。

當市場上貨物稀有的時候,價格自然就會高漲。

其實皮草的價格在大明之外的價格很普通,隻是經過長途運輸,又不怎麼賣得出去的情況下,就不怎麼值錢了。

而送來大明來進行售賣的,往往是比較珍貴的皮草,往往這類價格也比較高。

普通的皮草運來也沒太大意義,這邊沒有市場。

在朱英的命令下,商會由專人傳信,通行驛站的速度是極快的。

現在大明驛站,其實都快變成群英商會的驛站了。

正常來說其實許多驛站並不會被大量長期的使用。

因為官員上任,或者是傳達緊急軍情,公文這樣的事情並不多見。

除非是戰時,於現在來說是用得很少。

在朱元章批準群英商會可以使用驛站後,驛站的變化就帶來了很大的改變。

首先是人員編製上。

原本一個普通的驛站也就幾十人的規模,大一點幾百人。

驛卒其實也是比較辛苦的,不過這樣的辛苦往往不會說天天如此,一般忙個幾天就會有歇息的日子。

可是自從群英商會加入之後,驛站的業務就開始繁忙起來。

哪怕是極為偏僻的驛站,也是忙得不可開交。

群英商會目前在大明內可謂是通行大半個大明。

除開一些很是偏僻的地方,基本上每日都有貨物進行運輸,這也是京師城內能有這般多貨物出現的緣故。

包括糧食行業的運輸,應對饑荒等等,都是極為快速。

在這種情況下,顯然先前的驛站成員已經很難負擔了。

那便是沒有辦法,隻能是大規模的加人。

幾十人便幾百人,幾百人變幾千人,驛站的規模更是不斷的建設擴大。

朱英深知物流的重要性,所以每月都會從商會抽出一部分的錢財出來,對所有的驛站進行一個津貼的補充。

現在的驛卒在俸祿這塊已經不算是大頭了,津貼才是。

根據貨物運輸量的不同,津貼自然也會有所差異,越是大的驛站津貼也就越高,這筆費用有很大一部分是對驛卒的補助,還有是對驛站的修繕。

像是現在正陽驛,也就是進入到正陽門這邊的驛站,是目前大明第一驛。

每天途徑的貨物數不勝數,而驛站的人員已然有上萬人之多,驛站的規模更是可以當天容納三萬人,便就是後邊搭建的房屋,就有上千間。

正陽驛的驛卒也是大明現在驛站人員中津貼最高的。

一個普通正陽驛驛卒,每月可得寶鈔,加上在俸祿改革後所發放的,基本已然在十二貫鈔左右了。

是以現在的許多百姓,更是想儘辦法往正陽驛裡鑽。

每月十二貫寶鈔啊,這是什麼概念。

哪怕是一些有品級的官員,都沒有這般高的俸祿吧。

辛苦是辛苦一點,可這世道,誰還怕辛苦呢,又有做什麼事情不辛苦的呢。

隻要能賺錢,說辛苦真的就太小兒科了。

再辛苦,還能比得少徭役?

況且,正陽驛這邊的食堂,在大量津貼的情況下,可是肉菜管飽,隻管是敞開肚皮吃。

朝廷之上自然沒什麼感覺。

但是在百姓這邊,若說是正陽驛,那就完全不同了。

而且隻要家中有一人是正陽驛的驛卒,家裡的這些弟弟根本不愁娶不到媳婦。

自身更是要被媒婆踩破門檻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