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製裁草原(1 / 2)

其實,明朝的有效的直接管理疆域並不大。

明朝對東北地區的統治是象征性的,給當地的土著首領發了個任命狀,人家接受不接受,主動權並不全在大明這邊。

所以目前的東北,對於明朝來說,和附屬國朝鮮、越南、緬甸是一樣的。

明朝的統治,僅僅限於完整的中原地區,比北宋稍微強點,包括了西夏、幽雲十六州、大理等地。

大明王朝的疆土,沒有草原、沒有西域、沒有雪域。

“要想真的把蒙古拿下,看來不下點狠手段是不行了。”

朱英微微歎息,其實他更想簡單的去對草原進行一個收服,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尤其是北元,瓦剌,東察合台汗國三大勢力盤踞草原。

其三大勢力加起來的草原騎兵有上百萬之多。

在往西北方向,還有正在跟帖木兒交戰的金帳汗國,手裡都是有大量的騎兵。

想要在短時間內征服草原,或者說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內,按照目前的情況都不可能。

即便是火繩槍有了改版的燧發槍出現,在沒有足夠的戰馬情況下,根本無法對草原騎兵有強力的威脅。

因為機動性的是人,即便有射程的優勢,但在數量差距這般大的情況下,把所有草原地帶都納入大明的直接統治,怕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想到這裡,朱英便再沒有遲疑的地方。

男人嘛,該狠的時候,自然還是要狠一點。

次日早朝過後,朱英就帶著自己的奏章,交給了華蓋殿的老爺子。

朱元章看著奏章裡的內容,並沒有說什麼其他的表情,而是認可的點頭道:“既然大孫已經決定了,咱定然要支持。”

朱元章自當是個狠人。

對於大孫這樣的計策,不僅沒有什麼反感的地方,反而是多加支持。

這其中主要還是朱英自己的心理障礙。

畢竟前世的一些真善美,多少還是有些影響的。

在朱英的計策裡,是對草原的全麵禁運政策。

也就是說當律令下達的時候,大明將會草原實施嚴格的禁運製度。

其中,禁止大明內所有商人向草原運輸鋼鐵,糧食,食鹽,茶葉,藥材,布帛,女人。

一旦有任何發現,違令者即刻處決,沒收所有家產。

連帶合作經營者,一切有利益關係者重罪,罰沒所有家產,處以苦役。

苦役和勞役,是兩碼事。

現如今的勞役,相當於是去乾工匠的活計,比如說在監獄的安排下進行修路修橋,工廠做工等等一係列的事情。

而苦役則不同,便就是去最為偏遠苦寒之地進行建設,包括給邊關城池進行修繕等等強度極高,又容易死人的地方做事。

一旦處以苦役,也就意味著這輩子就到頭了,因為苦役並沒有年限的概念,除非是特赦,否則就乾到死吧。

草原的百姓,是需要大量糧食才能過冬的。

在目前草原人口數目的情況下,沒有中原王朝的支持,糧食根本是不夠吃的。

眼下已是冬季,在這個時候下達禁運令,那麼對於草原上來說,絕對是一場饑荒的發生。

蒙古人隻吃肉,而沒有了藥材,茶葉,不需要太久的時間,便就是短短幾個月裡,大量的蒙古人就會消化不良,便秘堵塞,腹脹如鼓,苦不堪言。

鋼鐵,其實就是武器和所有鐵器製品。

比如刀槍,弓箭所用箭頭,包括女人用的針,煮肉的鐵鍋等等一係列用品。

這些都是必然的消耗品,在缺少工匠的情況下,必須要不斷的進行補給。

食鹽就更加不用說了,烤肉可以沒有鐵鍋,但沒有食鹽,那就是味同爵臘了。

女人的限令,其實對蒙古人來說打擊麵是非常大的。

要知道草原上的女性並不多,很多時候蒙古人娶妻的解決,都是向大明這邊進行女人的購買。

不管是人販子,還是牙人,每年都會朝草原上販賣大量的女人。

蒙古人比較窮,出現父子,兄弟共用一個女人的情況比較普遍。

哪怕是貴族也不能避免。

而蒙古人對於血脈並不是很看重,隻要是自己養大的兒子,不管是誰的種,便就屬於自己的種了。

是以很多蒙古人在外進行征戰的時候,回來突然發現多了幾個兒子的話,並不會有被綠的感覺,這是因為茫茫的草原呀,原本就是綠油油的。

反而會很高興,自己又多了幾個兒子。

兒子多,自然家族就會壯大。

這是草原上的習俗,誰養大的孩子,就是誰家的孩子。

第三天的早朝。

朱元章便就將這條律令在朝堂上公布了。

台下的群臣麵麵相覷,要知道這樣的事情對於大明這邊,尤其是讀書人來說,可謂是比較狠辣的政策了。

隻是聽著陛下的語氣,還有太孫殿下的目光,沒有說哪個臣子敢站出來反對。

良久,才有一臣子站出來上奏道:“啟稟陛下,不知這方禁令,是對整個草原,還是隻有不服從我大明者。”

這個問題就比較關鍵了。

因為在草原這邊,大明還是有很多友好部落的,包括互相進行的馬市,以茶葉換馬等等一係列的商業活動。

這些目前在邊關的坊市還是比較多見的。

朱元章聞言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把目光轉向大孫。

朱英上前幾步沉聲說道:“此番律令之對象,為一切不屬我大明之疆域,凡草原邊關疆域之外,無我大明駐紮之衛所,皆在此禁令中。”

此話一出,滿堂嘩然。

隻是半晌,也無大臣敢出開口說話。

能夠站在奉天殿的,對於基本的政治嗅覺還是有的,而現在這個提議,明顯就是太孫殿下所提出來。

在陛下那邊嘴硬幾句或許還可以。

但是在太孫殿下這裡,就不是那麼好辦了。

朝堂上的大臣,往小了說也是三十出頭,目前太孫殿下二十未到,如果能順利為官致仕的情況下,自己的退休生活,還是要依仗在太孫殿下手裡。

這大明往後,也是太孫殿下依仗。

人最擔憂的就是未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