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2 / 2)

想到這裡,乾脆一不做二不休。

先是拒絕了所有商會的設宴邀請,隨後下達軍令。

“但凡私自出城者,殺無赦!”

這邊乾得更狠,大同鎮丁忠賢那邊也頂多就是抓人,山西鎮都指揮使直接就是殺了。

有了大同,山西這兩鎮帶頭,九邊其他重鎮當然也是有學有樣。

如今的九邊,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雖然軍中貪汙嚴重,但這一批邊關軍中的領導,許多都是當年跟著朱元章打天下的老人。

麵對於其他商人的侵蝕還遠沒有那般嚴重,除了撈一些油水之外,對於大明的忠誠度還是非常高的,至少不會去做對大明有很大損壞的事情。

這下子,苦的可就是那些草原上跑商的了。

這些草原上跑商的,基本上關係和人脈都在草原,或是跟某些部落關係不錯,以茶葉,糧食,鐵器,女人,藥材等等物資,去換取皮毛,牛羊。

其中最大的隱晦交易的一部分,就是草原貴族從其他地方搶奪來的財寶。

哪個跑商若是能夠換取到這些財寶,那回到大明之後,直接就可以搖身一變,成就大富之家。

隨著九邊共同封鎖草原開始,草原上所有的部落頓時怒了。

這個關頭,正是過冬的時候,目前草原上的部落們,都攢下了大量的貨物,便就是等著大明這邊開啟坊市,進行一大波的交易。

其中交易的主要,便就是糧食,女人。

糧食是為了過冬,女人自然是為了更好的過冬。

一些草原山的單身漢子,家中早就準備好了足夠的皮草,決心今年一年要換個女人回來。

這個冬天過完,到了明年春節的時候,自己的孩子也能夠出生了。

可是隨著封鎖禁令的出現,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水中幻影。

關鍵是,這個冬天,應該怎麼過呢。

家裡有牛羊的,還可以說撐過去。

可是對於那些草原的騎兵來說,那就是真的難過了。

草原上的騎兵,除了直屬的親兵,很多都是部落的自由人,他們平日裡就進行著打獵的生活,講究一個自給自足,隻有到了可汗召集的時候,才會加入到大軍之中。

這個方式其實跟衛所製度有些相像。

可騎兵不是牧民,因為作為部落戰士的關係,他麼並不會跟牧民一樣豢養牛羊。

當然,他們手裡一般會有不少金銀財寶。

可是這些不能吃啊。

隨著封鎖的開始,通貨膨脹是肯定的了,往日裡一頭牛羊的價格,到了現在自然要增長數倍。

不然,就隻有強行的搶奪了。

當草原被大明封鎖的消息傳開之後,所有的草原人都慌了。

不少人去打探,發現不是謠言,大明真的不準給貿易了。

於此同時,大明這邊大明的走私犯被抓捕。

因為他們的走私路線,怎麼可能瞞得過群英商會。

朱英這邊可謂是直接下令,除了一些特殊的潛伏人員,群英商會在草原地區的其他人員一律撤回大明。

既然不在草原進行潛伏了,那麼走私路線也沒有什麼用處了,目前來說對草原的封鎖製裁,自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問題。

所以所有的走私線路,由群英商會這邊全部上報給了九邊衛所。

得到具體線路的九邊衛所,毫不遲疑出動軍隊進行埋伏。

大量的走私商販受到嚴厲的打擊,這些人的貨物自然全部被沒收了,而在這過程中自然伴隨著大量死亡。

雖然肯定會有一些漏網之魚,但並不是很重要了。

九邊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京師。

得到情報的朱元章心情大好,把大孫召到乾清宮來。

“大孫呐,咱還原以為這次的成效不會很大,沒想到這些邊關的將士對咱如此忠誠,九座邊關嚴防死守各有斬獲,這對於草原必然是一次極大的打擊。”

朱元章笑得很開心。

邊關將士的脾性,朱元章哪裡能夠不清楚,但是這次,並表現得深明大義。

其實隻要不是太大的問題,朱元章在對於邊關將士的一些小問題上,基本上都是選擇稍微放縱,視而不見的。

當兵的自古都是這般樣子,這些在當年征戰的時候,朱元章就已經了解透徹了。

“爺爺,這次對草原的全麵封鎖,成效比咱們想的還要好,不過這對於草原上的部落來說,可能就會組織一場對我大明的入侵了。”朱英回道。

朱元章點點頭:“雖然現在已然是冬季,草原上行兵不變,但目前的情況對於草原來說,戰爭是必然。”

“如果能夠搶奪一些自然會更好,如果不能,死掉一些人對於草原來說也算是能夠多活一些人。”

“接下來,可以安排將士們過去了。”

說到這裡,朱元章問道:“除了藍玉外,大孫是否還有其他人也會派去。”

朱英回道:“此方草原之戰,孫兒希望能夠讓四皇叔,三皇叔前往。”

“老四?”朱元章微微一愣。

隨後道;“看來大孫先前所言,當真不虛。”

“行吧,既然你想好了,那此番就讓老四,老三嗎和藍玉一同過去。”

“怎麼安排,大孫也當是想好了吧。”

朱英想了想道:“三皇叔先前的藩地在山西,此番當去山西鎮。”

“四皇叔先前藩地在北平,此番便是遼東鎮。”

“涼國公這邊,孫兒的意思是負責寧夏、固原、甘肅三鎮。”

“此番孫兒還想讓十七皇叔一同前去,鎮守大寧。”

“大寧東連遼左,西接宣府,想來便是十七皇叔過去最為合適不過了。”

聽完大孫的話,朱元章笑嗬嗬的說道:“果然是咱的親大孫,這想都跟咱想到一塊去了。”

在朱元章早前的規劃中,便就是想讓朱權去就藩大寧。

現在沒想到大孫的想法亦是如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