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長孫無忌此刻不斷在心中哀歎:自己是真要被竇氏的這幫流氓家臣給逼上絕路了!
柴紹的告老隻是一個障眼法。
李靖的辭官是埋伏,王矽的告老也才隻是開場……
真正的殺招,是方才那個年輕人向陛下開口提議讓自己擔任禮部尚書!
自己也是昏了頭了……
被竇師綸一個目光挑釁,就開始氣血上湧,失去理智……
不對,自己不是昏了頭……
此時,長孫無忌內心可謂是追悔莫及:自己是居功自傲,狂妄自大!——自從楚王離了長安,自己便理所應當的將對方的出走視作是自己為陛下出謀劃策外加披肝瀝膽才換來的回報。所以方才,當竇師綸用那樣輕蔑的眼神看向自己時,自己才會一時熱血上湧,忘記了思考……
此時此刻,長孫無忌當真是連腸子都要悔青了。
誰能想到……自己先前想都沒想便拒絕的禮部尚書之位,會是自己最後的活路……
其實,自武德九年那場宮變後,長孫無忌一開始得到的官職不但多,而且皆是高位——例如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以及尚書右仆射……
但,自打李二陛下登基以後,將太上皇李淵為他設立的關卡——那些個身居高位,屍位素餐的武德老臣給清理出朝堂後,身為外戚的長孫無忌也不得不默默卸下那些實權官職,隻保留了司空、司徒、太子太師這些個代表榮耀的虛職。
所以,儘管長孫無忌並不想承認,但在李靖辭官後,他到底有沒有肖想過尚書右仆射的官位——恐怕就連他自己都很難說得清。
既然連他長孫無忌自己都在這件事情陷入迷茫……
那麼旁人又如何相信他將禮部尚書之位推出去的舉動,不含任何私心呢?
其實,長孫無忌心裡也清楚。
人家竇氏要辦他,自會提前堵住他的退路——長孫無忌怎麼選擇都會錯。
隻是他目前還看不到選了禮部尚書以後,接下來他會麵對什麼樣的局麵——或許,不是他看不到,隻是他不敢想。
其實,一旦長孫無忌選擇接受禮部尚書的職位——那他先前的辭官不就成了被迫?
彆管是不是真的被迫——陛下的麵子要往哪裡放?
可你要是拒絕……
嘿……
咱們陛下連自己的親兒子都要始終保持懷疑和防備——所以擺在你麵前的就是二選一。
接受禮部尚書是錯,那不接受就對了?
不好意思,這麼選也是錯!
人家讓你選,但沒打算讓你選對啊!
你長孫無忌但凡拒絕了這個禮部尚書之位,都不用你接著表態,陛下自然而然的就會懷疑你,是否將目光盯在了李靖剛剛辭去的尚書右仆射上。
要知道,楚王殿下如今在西北!
——而褚遂良方才之所以提及西北戰事,根本就不是暗示長孫無忌要忌憚李寬,而是在提醒他:正因為西域馬上就要發生大戰,李靖的尚書右仆射之職就注定無法空懸!因為尚書右仆射,分管兵、刑、工三部?。
而楚大王此番去西域……
嗯……你去爪哇隨便抓個野人,再把這位大爺的過往戰績跟對方講一遍,那野人也知道楚王殿下這回打算乾啥——西域不被這位大爺掀個底朝天,在這位大爺眼中都算打得不過癮!
但就算人家楚王殿下再神勇無敵,你長安總不能真的就默默看著吧,戰備物資得保障到位——就算楚大王對外作戰一直都是以戰養戰的打法,但那是人家有本事,不是你後勤懈怠的理由。
而退一步講,萬一楚王殿下把攤子鋪的太大,玩砸了,那玉門關的守軍要不要增加?
屆時大批的兵員調動,以及緊隨而來的糧食運輸,裝備補給,這些都需要尚書右仆射來主持協調。
是以,眼下這個節骨眼上,尚書右仆射的位置沒法空缺,怎麼樣都要有人坐上去。
當然,話又說回來,本來這個位置的候選人雖然不是很多,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