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江淮大哥(1 / 2)

鵝的三國 中更 4992 字 3個月前

七月初五日,孫權北渡淮水。

隻是渡河之際,孫賁領兵靠近,雖然沒有進攻,但也讓孫權軍隊大亂,一隊隊士兵成建製逃亡。

最終追隨孫權渡過淮水的隻剩下三千餘人,以淮泗籍貫、徐州人為主。

淮水南岸,張昭頭冠歪邪望著北岸遠遠離去的孫權軍隊,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些什麼。

他周圍聚集千餘士兵,待孫賁靠近時,這些士兵才退散到一旁。

孫賁上前見禮:“子布先生。”

“伯陽將軍,為何事情就到了這般地步?”

張昭聲音乾啞詢問,自逃到當塗後,他也迷惘於未來歸屬、去向。

混在軍隊中,即將渡淮北上;隻是孫賁來的太快,外圍抵抗的士兵潰散反戈,讓孫賁直接推進到南岸。

結果就是船隻離岸後不肯再來,讓張昭這批即將登船的人隻能望淮興歎。

孫賁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張昭,就拿自己弟弟說事:“豈不見我弟孫國儀之事?”

想了想,孫賁又說:“我家不過是微弱寒門,以小製大本就險阻重重,當披荊斬棘才是。就是有山石阻路,也要開山破石。叔父與伯符皆可,叔弼也可,唯獨仲謀少了擔當。”

遇到麻煩,孫賁受孫堅的影響,想的是解決製造麻煩的人。

他是這樣的人,徐琨也是。

孫權的上位,意味著他們這種思想、路線的人必然不容於孫權與江東大姓。

隻有真正造反後,孫賁擺脫感情羈絆,反而能準確客觀的看待事情的前後區彆。

總之不造反,他跟徐琨死定了。

這是資曆、功勳、血緣關係注定的事情,他們這對堂表兄弟壓在上麵,孫權真的很不舒服。

有他們這兩口鋒利的刀子,孫權就很難真正取信於江東大姓。

將他們折斷,孫權才能獲得江東大姓的信賴。

也可能是造反了,孫賁越是這樣思索,他心中的愧疚情緒才能消退。

對於孫賁的回答,張昭沒有任何反應。

因為張昭也清楚這個道理,他與張?支持孫策,從頭到尾就沒有把江東大姓當人看。

兩漢之際,江東實屬不毛之地,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名門大姓。

對關東來說,士林之中,江東所謂的大姓,在關東名士眼中就是有冠帶的吳越蠻子。

所以從孫策進取江東的時候,從孫策到張昭,眼裡幾乎就沒有江東大姓。

孫策遇刺後,張昭依舊是這麼個看法,他本就為人剛強,自覺地能靠北方士人組成的行政團隊壓製、治理江東。

就強推孫翊,可孫策另有顧慮,才選了心思深沉的孫權。

現在孫權的垮台敗亡,更證明了張昭之前的堅持。

孫翊再不好,起碼能獲得軍隊的全麵支持。

軍隊穩定,事情怎麼可能敗壞到眼前這一步?

尤其是孫權,以討伐曹賊的名義興兵北上,結果不戰而敗後又去逃奔曹操。

這種行為真的很傷孫堅、孫策遺留的威名,會損傷其他孫氏成員的威望。

張昭、孫賁相顧無言之際,蔣濟驅車抵達。

張昭察覺後也扶正冠帶,整理衣袍袖口,蔣濟這才上前拱手長拜:“子布先生,我家大王久幕先生之賢良方正,欲托負國家之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