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整合(2 / 2)

鵝的三國 中更 5888 字 6個月前

劉備沒來之前,幽州人分投各方,就壓製、遲緩大規模戰鬥的發生;現在劉備來了,又怎麼可能故意犯錯,讓自己自絕於鄉黨,眾叛親離?

對幽州的事情,劉備處理起來遊刃有餘。

當夜住宿在廣陽縣,劉備入城當麵許諾、安撫烏桓騎士的情緒。

要釋放烏桓騎士返回部落,也不能立刻釋放。

必須要等他進入薊縣,履行鎮北將軍職權,向各郡縣下達相關通知文書後,才會釋放烏桓騎士。

不是怕烏桓騎士造成破壞,而是擔心化整為零返回部落的烏桓騎士會被幽州豪強抓捕、劫殺。

將事情說明白後,劉備次日午前抵達薊縣。

薊縣城牆高大,至今維護的相當不錯。

鮮於輔、田豫以及大大小小豪強、軍閥、部落首領或使者出迎。

南門外的河畔田野之上,設立巨大帷幕,宰殺牛羊接待劉備與鎮北軍的到來。

張飛引著親兵接管帷幕崗哨工作後,劉備才在鮮於輔引領下入內、赴宴。

宴席之上,劉備當仁不讓坐在主位,關羽坐在次席。

目前為止,劉備是孝烈皇帝生前敕封的宜城亭侯,關羽是漢壽亭侯,關羽是天下聞名的軍功封侯,哪怕去見大司馬,關羽也是有資格列坐的。

劉備端坐,等其他人紛紛落座後,他才對左首第一的鮮於輔說:“公能保全幽州不受諸胡侵害,殊為可貴。是以大司馬上表,表拜公為虎牙將軍。”

劉備說著側頭去看隨員,一人上前捧著‘長安尚書行台’頒發的詔書上前:“左度遼將軍鮮於輔聆詔。”

“臣在。”

鮮於輔多少知情,心情沉重,緩慢起身,對著持節使者跪拜,使者鋪開詔書念道:“卿保全六郡士民有功於國,然與曹賊有從屬之名。今褫奪亭侯,除左度遼將軍,拜行虎牙將軍。”

“臣聆詔。”

鮮於輔再拜,取出印綬袋子上繳,又接住了那顆流轉很多圈的虎牙將軍印。

亭侯沒了,從屬曹操的前科壞曆史也就此一筆勾銷。

幽州局麵經不起推敲,比如此刻,前幽州牧劉虞的兒子劉和哪裡去了?

按著正常的認知,剿滅公孫瓚後,應該重新擁護劉虞之子劉和接替州牧,劉和也是手上有兵,與鮮於輔、袁軍經曆過攻滅公孫瓚戰爭的人。

結果這麼個人,就消失的稀裡糊塗。

同時期一起消失的,還有袁紹軍師盧植的兩?大兒子。

盧植死後七年,公孫瓚才滅亡;也就不存在盧植幫袁紹對抗公孫瓚的說法,當時盧植出山是為了討伐董卓。

隻是後來公孫瓚敗亡,盧植的兩個大兒子就被亂兵所殺。

這嚴重的不符合常理,盧家在幽州是什麼地位?

對此劉備也隻能壓下,容後處理。

等盧學門人陸續聚集過來後,若真有陰謀,劉備自然不會束手。

劉備待鮮於輔入座,就問:“公熟知邊事,可能推舉賢良行護烏桓校尉?”

鮮於輔立刻投桃報李,將劉備的舊交、自己的長史、同鄉田豫舉薦:“田國讓精明乾練,熟稔邊事,頗受烏桓敬重,可履行護烏桓校尉職能。”

劉備扭頭去看鮮於輔身後站著的田豫,板著臉:“國讓以為如何?”

田豫拱手:“若能以燕國人閻柔留任繼續做司馬,仆能遊說三郡,使烏桓從屬於鎮北公。”

對這個提議,劉備略微想了想,就說:“舉卿執掌監護烏桓之事,司馬人選當自決之。”

田豫深吸一口氣,出列對著劉備長拜:“願領命。”

這下劉備側頭去看另一名隨從,對方持詔書、官印上前,對田豫進行授官。

隨即又是對廣陽郡守做安排,一紙詔書將對方征入關中,使徐庶接替。

至於薊縣令,則隨手丟給了徐庶的好友石韜。

等了許久,執掌三縣的王鬆使者劉放才得以上前進獻禮單、降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