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齊山越往北,氣候就漸漸轉冷。
兩萬裡後,世界就呈現出一片銀裝素裹的隆冬景象。
那起伏的山川,蜿蜒的河流如同巨大的白龍,匍匐在廣闊無垠的大地之上。
諸多凡人國度也都失去了往日的喧囂,城池村墎,道路阡陌一片寧靜。
再行七八萬裡,景致又自不同。
目之所及,山峰秀美,林木蓊鬱,飛鳥百獸自由生長。
地勢和緩之處,靈田橫陳,穀稻常熟,繁華城鎮之間人流如織。
到此處已處於北辰道宗護派大陣的籠罩範圍了。
大陣彙聚天地靈機,隔絕北方嚴寒之氣,才造就了下方那生機勃勃的世界。
群山大城環繞著一片遼闊的水域,那是道宗山門所在的龍淵大澤。
大澤水域有近萬裡之廣,水麵恒清共長天一色,煙波浩瀚,遼闊如海。
再往大澤深處去,幾百座靈機充沛的仙島,或大或小,棋子一樣散落在水麵上。
那些島上都是靈峰迭起,蔥翠欲滴,又有宮殿錯落,飛簷垂拱,道道虹橋橫跨虛空,一望便知是仙家修行之處。
這些島嶼便是北辰道宗七家九姓等玄門世家所處之地。
玄門世家人口眾多,傳承久遠,天才子弟乃至修為高深之士都是層出不窮。
他們在道宗之中勢力龐大,彼此之間盤根錯節,能同各位洞天真人傳下的法脈分庭抗禮。
群島拱衛之處,又有十餘座山峰從水麵升起。
最南麵,三座俊秀的千丈高峰並列,形如筆架,正是諸多記名弟子所居的翠微三峰。
三峰之後,又有七座氣勢宏偉的雄峰矗立。
七座山峰彼此之間相隔有數百裡,每座山峰都有近萬丈高,筆直如劍,一直通往高空雲層之上。
若有大修士禦空從極高處俯瞰,就會發現這七座山峰排列正合北鬥七星之位,法度森嚴,絕非自然成就。
這北鬥七峰才是師徒法脈傳承所在,是道宗眾多內門弟子和真傳弟子修行之地。
每座山峰的執掌之人至少都有陽神境界,大多是各位法相真君的親傳弟子,有望長生久視的人物。
至於道宗掌門紫微真君的天星道場,以及各位法相真君修行的洞天世界,其所在就非普通弟子所能知了。
這日午時,搖光峰頂,乾元觀靜室之中,一位麵色紅潤,須發如雪的老道正在蒲團上閉目神遊。
但見他頭戴魚尾冠,眉目謙和,著一身素色雲紋道袍,手持拂塵,清氣罩體,一望便知是有道玄真。
此人便是丹鼎院掌座、搖光峰之主洞玄真人,神通法術,煉丹之術號稱雙絕,又有演算天機之能,在門派中聲望極隆。
洞玄真人正自打熬元神,忽而心有所感,睜開眼睛一看,見一個紫服金冠的少年道士正站在自己身前。
“掌門真人!您怎有暇來弟子這裡?”洞玄真人被唬了一跳,慌忙理了理衣冠,鄭重俯身拜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