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清風和煦,星子稀疏,滿月高懸。
百餘名真氣盈滿的往屆弟子和張牧雲、白羽、徐天佑等人如約聚在囚龍澗岸邊。
在場儘是青年才俊,在這群山之間,大湖之畔,恣意閒談,暢飲美酒,儘顯豪邁模樣。
空中忽有衣袖招展聲響起,幾個道士停下談笑舉頭一望,正見李承道輕飄飄落了下來。
眾人一起站起來相迎,張牧雲持著酒碗笑道:“李師兄姍姍來遲,當罰酒三碗!”
李承道亦是大笑,豪飲三大碗瓊漿,又朝四麵躬身見了禮數。
起身剛欲說話,突然嗅了嗅鼻子:“你們藏了什麼美味?這麼香?”
白羽遞過來一尾用鬆枝串著的烤魚:“這是囚龍澗中的龍鯉,傳言身具真龍血脈,不僅鮮美,顱中還生有玄晶呢!”
徐天佑也走過來替李承道遮掩:“大師兄自入山後就一直在洞中清修,想來未嘗過這龍鯉的滋味。”
李承道接過後尋一塊青石坐下,吃完魚讚歎幾聲,然後意味深長的望向張牧雲:“你張家就是這麼提供玄晶的?”
張牧雲尷尬一笑,解釋道:“三千年前掌門真人在這囚龍澗中鎮壓了一條龍種,又以大法力挪移了水火靈脈供它享用。”
“龍淵大澤中有些魚兒貪食靈氣,遷徙到囚龍澗中繁衍,染了真龍血氣後就化生出這種龍鯉來。”
“龍鯉吞食靈脈而生,顱中確實結出了玄晶,但大多隻有米粒兒大小,並不足以點化真氣,凝練玄光。”
李承道聽到此處,開口問道:“囚龍澗中既然是水火靈脈,那這龍鯉顱中所產玄晶想來也是水、火二性了?”
張牧雲點頭:“確實如此,弟子得了水、火玄晶之後,若是同自家功法不合,也可尋守靜道長交換其他屬性的玄晶。”
“正因如此,這翠霞三峰上的記名弟子真氣盈滿之後,皆能得到玄晶點化真氣,晉升為玄光境修士。”
“各位同門在山上這幾年,早就得了合用的玄晶,隻是下山時機未到,沒有凝練玄光罷了。”
李承道聽到此處,哪裡還不知道自己被張牧雲給糊弄了?
張牧雲說他張家願意為所有人提供玄晶點化真氣,說白了就是張空頭支票。
當然,這也是張牧雲對李承道來曆的試探,隻是到了現在,他也懶得計較了。
李承道再次詢問:“這澗中龍鯉可能產出內蘊靈性的上品玄晶否?”
此言一出,周圍眾人都哄笑起來,一位身寬體胖的圓臉道士往近前湊了湊:
“好叫李師兄知曉,這龍鯉十分機靈,人若離水稍近一些它們就受驚走了。”
“非得是我等真氣盈滿的修士,在這離水十幾丈高處,以自家真氣裹了丹藥垂下去才有可能將魚釣上來。”
“即便如此,所得龍鯉也有大有小,小些的隻能吃肉解饞,每十條中能有一條顱內玄晶可用就不錯了。”
“至於李師兄所說的那種,顱內玄晶能生出靈性的大魚,據說在水深處也是有的。”
“但那等大魚已經生出了龍相,非得上等的靈丹為餌才能吸引出來。”
“更何況它們肉身強橫,力敵妖獸,就算上鉤後咱們明氣期修士也沒本事將它們拉上來。”
旁邊另一個道士接過話頭:“那些玄光期修士雖有本事釣得大魚,但門規卻又不許他們來了。”
“師兄你想,這龍鯉本就是長輩恩賜,讓咱們這些記名弟子點化玄光用的,若是高階修士也來,水中魚兒豈不早就空了?”
李承道恍然,從石上站起身來:“既然如此,那貧道也來釣一釣,若能得一尾大魚,取了玄晶先給合用的道友!”
一眾道士都是大笑喝彩,皆言李師兄出手,定能吊得大貨雲雲。
李承道同眾人玩笑幾句,向張牧雲討了一顆養氣丹,捏在手中看了一眼,緩步來到懸崖邊上。
囚龍澗岸邊儘是尖銳的石筍,小的有一人高,合抱粗細,大的數丈高下,形同小山。
李承道在兩根石筍之間尋了個稍平坦些的空隙,稍稍凝神,右手往下一按。
一團真氣包裹著丹藥,似一條絲線般筆直往下方深澗中落去。
周圍眾多道士都收斂了動靜,張牧雲站在稍遠處,暗自猜測李承道的來曆:
“此人連龍鯉的來曆都不知曉,說不定是門中哪位高人自小培養,從未出山……”
“白羽等人肯定知道些底細,怎奈問了幾次都不漏口風!”
水麵距離眾人所在之處有十來丈高,在月光映照下宛若一塊墨玉。
過了約盞茶時間,李承道輕喝一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