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崇禎特意派方正化,去監督。
隻要按照叔父說的去執行,哪有不勝的道理?
方正化雖說隻是一個小太監。
能見到“叔父”,並且受耳提麵命,說明他有這個機緣。
不派他監軍,派誰?
“奴婢必定牢記雲仙長的吩咐,絕不辜負陛下重托!”
方正化十分惶恐,同時對雲逍,充滿了感激。
如果不是機緣巧合,跟著萬歲爺,一起見到雲仙長。
他恐怕是熬上一輩子,也不一定能熬出頭。
等大勝之後,他一定要好好重謝雲仙長才行。
……!
正如王德化所料的那樣。
崇禎的中旨,發出去之後,立即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問題不僅僅隻是因為重新起用孫承宗,重用滿桂和趙率教。
也不僅在於罷免三屯營二朱。
而是崇禎這次,越線了!
廷議、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
這套程序,就是為了限製皇帝的權力。
如今,皇帝直接下發中旨,以後,還有大臣們什麼事?
還怎麼為自己,爭奪利益?
長此以往,朝政到底,由誰說了算?
於是乎。
當天,就有六科給事中集體上書,請求崇禎收回中旨。
崇禎早有預料,直接選擇留中不發。
這下子,可就捅到馬蜂窩了,直接引起了眾怒。
不僅是六科,督察院、六部的官員們,也都紛紛上書勸諫。
送來的奏章,足足裝了三大籮筐。
崇禎依然不予理會,看都不看,直接留中。
於是,大臣們就不客氣了。
再次上的奏章中,言辭開始變得犀利、尖銳起來。
每一份奏章,都說的冠冕堂皇,言辭鑿鑿。
甚至聲稱,皇帝這樣肆意妄為,從此,大明就要國將不國了。
見此,崇禎終於怒了!
他本來,就是個執拗的性子。
於是,大臣們的奏折,一律不回應,也沒有做出任何處置。
甚至連自登基一來,每天雷打不動的朝會都取消了。
而就在崇禎和大臣們,僵持的時候,消息不斷從遵化、三屯營傳來。
十一月初一。
山海關總兵趙率教領四千精銳,奔襲三百裡,抵達三屯營。
兩個時辰前,接管三屯營的滿桂,將趙率教,迎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