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住啊,這個好說,我家正好有多餘的房間,你去我家住幾天吧!”吳大剛道。
“謝謝吳書記。”周子文高興道謝。
這下終於不用和其他人一起擠知青院了。
“你彆急著高興,錢我可以不要你的,但糧食需要你自己準備。”吳大剛道。
“能有個地方住就幫了我大忙了,糧食我會自己準備。”周子文急忙點頭。
雖然吳大剛不收他錢,但周子文卻不準備白住,畢竟人家借了地方給他,也算解決了一個煩惱。
至於到時候怎麼回報,他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不過這事可以後麵再說,反正建房子還得好幾天呢!
“吳書記,我們能不能也到你家借住啊?”
看到周子文借住成功,一旁的陳詩英和陳巧依急忙湊了過來。
和周子文比起來,她們才是更需要借住的人,畢竟才和老知青們吵了一架,她們也不想回去住了。
如果隻有她倆,或許她們還不敢提出借住,畢竟她們也聽過一些不好的傳言。
但和周子文一起,她們就有這個勇氣了。
倒不是把周子文當做依靠,而是一種從眾心理。
更何況她們借住的地方是吳書記家,這就更安全了。
“行啊,我家正好剩下兩間房,倒是可以借給你們住。”吳大剛笑嗬嗬的點頭。
但對其他知青眼巴巴的目光,卻表示愛莫能助。
他家就多兩間房,一間借給周子文,一間借給陳家倆姐妹,再多就沒了。
“謝謝吳書記。”陳家倆姐妹急忙道謝。
“沒事,以後咱們都是鄉親了,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吳大剛擺了擺手。
解決了住房問題,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
吳大剛家裡有個板車,周子文和陳家姐妹回了一趟知青院,把他們的行李拉到支部,帶著預支下來的糧食,一起運到吳大剛的家裡。
吳大剛的家是典型的東北農村民房。
房子不算大,總共五間房,三間臥室,一個客廳,還有一個柴房,柴房旁邊就是茅廁,家裡條件還算不錯。
吳大剛有兩個兒子,前些年去外麵當兵去了,家裡就剩下他們老兩口,所以才空出兩個間房。
吳大剛的老伴姓陳,大家都叫她陳大娘。
對於周子文和陳詩英倆姐妹的到來,陳大娘非常歡迎。
畢竟人一老,就喜歡熱鬨,自從家裡兩兒子當兵去了,家裡已經很久沒這麼熱鬨了。
“你們還沒吃飯吧,正好家裡做了點便飯,大家一起吃吧!”陳大娘慈祥的看著周子文三人,心裡是越看越喜歡。
周子文生得英俊,不羈的臉龐,總是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容,像是有什麼魔力一樣,讓人心情放鬆,心生歡喜。
陳詩英和陳巧依就更不用說了,一模一樣的俏臉,根本分不出誰是誰,精致的臉蛋白裡透紅,讓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事實上,在剛才周子文來借板車的時候,陳大娘就知道他們要來了,為此還特地加了兩個菜。
“謝謝大娘,正好我帶了一瓶好酒,等會和吳叔一起喝點。”周子文沒有客氣,不過也不準備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