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魚都是你們釣的?”
看到水桶裡遊動的魚,陳詩英有些驚訝。
自己的妹妹,她能不知道嗎,從來沒釣過魚,沒把自己拿去喂魚就不錯了。
至於水桶裡的魚,肯定都是周子文釣的。
但她不知道,釣魚雖然講技術,但更講運氣。
要是運氣好,就算不會,也會有魚送上門來。
陳巧依就是例子,她的運氣之好,連周子文都羨慕了。
水桶裡的魚,大多都是陳巧依釣上來的。
當然,周子文也出了不少力,比如收杆的事,大都是他在做。
“是呀,姐,我們厲害吧!”陳巧依得意的向姐姐炫耀。
“在厲害也不是你。”陳詩英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然後催促道:“走吧,先回家吃飯,等會再釣。”
“好的。”
“是。”
周子文和陳巧依高高興興的提著水桶回家。
至於魚竿,暫時就放在河邊,反正等會還要回來。
周子文發現,釣魚還挺有意思的,特彆是收獲的時候,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讓他有種上癮的感覺。
“看來自己很有成為釣魚佬的潛質嘛!”周子文自得的想到。
要不是怕耽擱吃飯,他非得提著水桶在村子裡走一圈,好好炫耀炫耀,體會一下釣魚佬的快樂。
今天的晚飯依然有肉,半隻板鴨雖然不多,解解饞還是沒問題。
到現在,家裡寄過來的肉還剩半隻豬腳和一隻板鴨。
吃完飯,周子文和陳巧依準備繼續去河邊釣魚,可剛出門,他們就被陳陽喊住了。
“周老弟,看你們成雙入對的樣子,真是讓人羨慕。”陳陽笑嗬嗬的說道。
事實上,對於周子文和陳巧依處對象,知青院的人都非常驚訝。
畢竟結婚是一件嚴肅的事,而處對象,就是結婚的開始,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分手的。
如果分手,以後名聲就不好聽了。
之所以驚訝,是因為來的地方不同,周子文來自四九城,陳家姐妹來自杭城。
倆人相距這麼遠,要是有一天能回城了,他們還能不能在一起,那就要打問號了。
所以下鄉知青,很少會處對象,就算生活不下去了,也是嫁給當地農村人,或者直接入贅,知青和知青之間反而很少。
“哈哈,陳哥不用羨慕,你也可以找個對象結婚嘛!”周子文笑道。
“我就算了。”陳陽苦笑一聲,他還想著回城呢,要不然也不會積極的當男知青隊長了。
“說正事吧!今天書記告訴我們,明天會有一批知青到來,讓我們做好迎接的準備。”
“哦,這麼快就到了?”周子文挑了挑眉頭。
“是呀,按照我們知青院的慣例,到時候大家會一起聚個餐,互相認識一下什麼的,你和陳知青兩姐妹,雖然不在知青院,但也是知青的一員,我們商量了一下,過來問問你們的意見。”
陳陽解釋了一下過來的目的。
“聚餐啊!”周子文和陳巧依對視一眼,紛紛露出饒有興趣的神色。
前兩天他們還在談論,新知青到了會有一場熱鬨看呢!沒想要這就收到邀請。
能看現場直播,怎麼著也比聽彆人講述來的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