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讓諸神為之亢奮的“未知”(2 / 2)

大世界計劃的最終目的是化虛為實,創造“真實”,從而讓故事中的神、鬼、人、妖等各類角色徹底擺脫現實維度人類意誌的影響。

“特殊,什麼特殊?”林?故意裝傻,“我是為了看熱鬨才去找的鄧布利多。”

“我現在沒心情跟你開玩笑,執筆人!”上帝的聲音既興奮又急切,“這個蝴蝶效應的特殊之處你不會感應不到;那是‘未知’,徹底的、純粹的‘未知’;是過去從未出現過的,最新奇的感覺。”

“我當然知道。”林?笑著說,“我更願意把‘未知’稱之為‘不確定性’。純粹徹底的‘不確定性’是一種征兆;當它出現的時候,就證明了大世界計劃的最終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

但執筆人真實的想法是:身為執筆人,不能過多乾預蝴蝶效應的出現、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後果;因為那樣做會導致最後無法對相關變化做出準確評估。

戈夫伯爵當時說“我很清楚自己的身份,過於積極、介入太多,會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這句話是林?有感而發,但他的真實想法與鄧布利多所理解的內容截然不同。

說白了,這些新演繹出來的大小細節,隻是對原故事的補充,依然隻是“故事”的一部分。既然是“故事”,自然就不是“真實”。

“當然能實現,一定能實現。”上帝不假思索地喊道,“‘確定’的是故事,‘不確定’的才是真實。我們的推測、我們的理論是正確的;虛幻維度的故事世界,可以被轉化成真實世界!”

過去的大世界雖然融合了許多故事,融合之後也演繹出許多新的故事細節,但所有的演繹始終都在鵝毛筆事先寫就的框架之內進行;這樣的演繹並未脫離執筆人意誌的影響。

在酒館的談話中,鄧布利多明顯對林?的話產生了誤解。

上帝依然難掩激動:“不,不管它怎麼發展,隻要最終結果是不受乾預完成的,隻要完成了從‘未知’到‘已知’,從‘不確定’到‘確定’這一過程,就能為大世界注入第一份不依賴現實維度賦予的真實。不論事件結果如何,隻要有結果,對我們來說就是勝利。”

“你也不要太激動了,事情最後會怎麼發展還不一定呢!”林?故意潑著冷水。

是蝴蝶效應自身發展的結果,還是執筆人意誌所決定的結果?

林?必須將相關消息通報給鄧布利多,是他王室魔法顧問身份所決定的;而其他任何超出這個身份所做的事,都會被歸結為執筆人的乾預。

通過公共壁爐回到莊園,重新踏足會客室的同時,林?就感應到實驗室深處傳來的“呼喚”。那是某個神明的“通訊請求”。

在鄧布利多看來,這句話的意思是:以王室魔法顧問身份介入魔法界事務,會引起巫師――尤其是魔法部――的反感和排斥。

而這一次“聖徒”組織帶來的蝴蝶效應,是第一次脫離執筆人意誌,有機會在既有故事中創造一個完全不確定的未來結果。

相當於大世界第一次有了“獨立自主”的變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