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上帝說得沒錯,這個“DC世界阿瑞斯”確實是有史以來性格、人設最複雜的阿瑞斯;也很有可能是最有眼光,對人類文明和人性認識最深的戰神。雖然?的硬實力不算很強,但是當?和大世界阿瑞斯本尊合作之後,所帶來的威脅很可能並不比本尊來得小。
同樣的道理放在阿瑞斯身上,古典神話裡的阿瑞斯是古典時代人類的造物;二十世紀七、八年代漫畫、影視劇裡的阿瑞斯,其角色構成也要符合上個世紀的思維方式。那個年代,能赤手空拳破門、破窗就是觀眾認知裡大力士的表現,能舉起汽車就是超級英雄了。
放到二十一世紀的超級英雄電影裡,彆說主角,哪個反派要是靠打贏一頭普通灰熊來展現強大,估計觀眾會直接把他定位成路人甲。
可要說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當然是越往後的時代越複雜。就好比吳承恩寫孫悟空,一根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折合六噸多點;現代作家或編劇寫玄幻故事,這點重量的武器最後隻配給龍套用。
上帝的回答讓執筆人恍然大悟。虛幻維度的角色歸根結底是由現實維度的人類所創造;哪怕眾神看破維度真相而覺醒,其言行與思維方式依然還會受到人類認知的影響。
“DC?”林?有刹那的愣怔,“你說的是神奇女俠的故事?”
“後來我就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電影版故事裡的阿瑞斯不見了。不論怎麼找都找不到。我本以為是世界破碎導致這部分信息湮滅了,所以也沒怎麼在意;整合DC故事的時候,把漫畫版本裡阿瑞斯的角色信息重新捏合了一下就頂替上去。但沒想到……”
“所以我才提醒你,麵對阿瑞斯不能大意;你現在對付的不是一個暴躁、輕率的戰神,?身邊還有一個陰謀家。”
林?問:“你覺得這兩個阿瑞斯認識多久,又合作多久了?”
“從第一次大世界計劃失敗,我收拾破碎的DC故事世界碎片時就找不到阿瑞斯;我甚至不確定?是什麼時候離開的。”上帝沉吟道,“?和大世界的阿瑞斯在第一次大世界計劃開始時就認識,但?們合作的時間應該不長。”
上帝的目光重新落在魔法畫麵上,看著裡邊那張沉靜中又透著幾分熱切的麵孔。
是吳承恩的創意或“膽量”不如現代人麼?當然不是!他欠缺的不是個人智商,而是整個社會的認知水平。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時代,一萬三千五百斤的銅鐵已經是個令人咋舌的數字;他怎麼知道這不過是後世一輛中型貨車的載重量呢?
“如果?們之前就早早合作,那麼《戰神》世界發生的騷亂恐怕不會那麼輕易解決。”
執筆人為自己沒有早早想到這一點而懊惱;在虛幻維度呆久了,與當地神明、人類交往多了,居然有點淡忘了這個世界的本質。
“DC故事裡的阿瑞斯,除了同樣具備戰神神職,象征戰爭、暴力與殺戮之外,還被描述為一個戰略家,擅長陰謀布局。”林?回憶著漫畫與電影的內容,越說越覺得頭疼。
“瑪德,現實維度那些人,整天想著塑造有深度、有立體感的反派,就沒想過會給我這個執筆人添多少麻煩,會給大世界計劃造成多麼大的阻礙?”林?忍不住罵罵咧咧。
上帝麵容平靜,語氣幽深:“我現在很擔心,兩個阿瑞斯處心積慮奪走‘時之沙’的真正目的,隻是為了方便逃亡麼?”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返回上一章按進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