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執筆人的共情(2 / 2)

“確實有點出乎意料;剛開始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時之沙’是在阿瑞斯的控製之下,也是由?製造了時間禁區。”

“不奇怪,估計所有人或者神明都會這麼想吧,誰讓?是真神呢?”摩根爵士不無感歎地說道,“不過你也應該知道戰神閣下的脾氣;?不是那種能耐心操持精細工作的性格。

“那麼在冷嘲熱諷之餘,摩根爵士能否分心回答一下我剛才的問題?”林?並不像臉上表現得那麼生氣。

反過來想想,其實找到蛛絲馬跡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林?並不能確定,當自己找到摩根爵士或某個北歐主神時,對方會不會一見麵就給他來上一下子。

“所以,你的傷勢是真的?”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是1891年?”得到第一個答案僅僅是個開始,接下來的問題才更讓林?頭疼,“時間禁區的跨度從1840到1940,為什麼我會正好出現在前後兩個五十年之間?”

按照?的思維邏輯,實力強大才是第一位的。尤其麵對弱者的時候,?幾乎本能地排斥複雜縝密的思考和部署;用?的話來說,如果當麵一劍就能砍死,對方再聰明、製定再複雜的計劃又有什麼作用?”

強烈的危險直覺催促著林?立刻披上黃金聖衣,但周圍的環境和殘存的理智又阻止了他這麼做。

“一”字話音剛落,就聽從街道另一頭傳來陣陣嘈雜聲;遠遠望去,大量人群從街邊一處建築裡湧出來,許多人大喊大叫著:“失火了,快報警,失火了。”

“要是不夠出色,又怎麼能成為福爾摩斯念念不忘的‘那個女人’呢?”林?隨聲附和;隻是瞥一眼的功夫,他就認出了那個人的身份。

“看什麼?”

因為在靈魂深處藏得太嚴實,這會兒要重新析分出來卻不太容易。

依柯羅諾斯的說法,進入時間禁區的穿越過程完全不受控製;但這種不受控製是相對於外界而言的。在時間禁區內部肯定有一種邏輯,導致執筆人出現在1891年這個時間節點。

一個又一個猜想在執筆人心頭泛起;有的被排除了可能性,也有的存而待定。這次旅程是林?第一次在全無情報支持的情況下獨立行動,他不得不花費大量心思去尋找線索;任何一點蛛絲馬跡都不放過。

這時再用黃金聖衣已經來不及了――這是林?以理智得出的結論;他的意識緊緊附著在鵝毛筆上,同時緩緩抬高視線,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也就是說,在你眼裡,我進入時間禁區是一個注定要發生的結果?這個結果是你‘製造’的,還是你‘發現’的?”

“不不,我隻是感到由衷的高興――或許你不相信,但確實如此。”摩根爵士蒼白的臉上泛起一抹血色,襯托出?此刻興奮的情緒,“因為你終於能夠與那些被鵝毛筆所操控的角色共情了。”

摩根豎起食指示意噤聲,同時從兜裡掏出一隻金色懷表,看著指針輕聲倒數:“三、二、一……”

“魔力還在,小宇宙也還在,而且都沒有出現衰減;鵝毛筆使用正常……喲哈,在時間禁區裡居然沒有眾神的監控?意外之喜……咳咳……應該說真糟糕!嗯,聖衣寶石怎麼也融合在靈魂當中?”

林?在一頭霧水中清點自己手上的物資,一時間喜憂參半。他小心翼翼地將蛇夫座聖衣石重新凝聚出來――這東西先前融進了小宇宙,又借助小宇宙為媒介藏在了靈魂裡。

長凳上的兩道身影明明衣著考究,惹人注目,卻又莫名地獨立於人群之外,被所有人所忽視。

這種邏輯可能是帕特裡克?摩根或北歐神係潛伏在時間禁區主神所導致,也有可能是某個與“未知”有關的故事所引發。

“您這麼說可太令我傷心了;我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可以同您進行一次安全且坦誠的對話。”摩根爵士著重強調了“安全”這個詞。

摩根爵士的笑聲戛然而止,臉上浮現悻悻之色:“阿斯加德那幫支係神出手挺狠的;不但集體群毆,還帶著真神賜予的神器。”

執筆人聽著對方自誇,很煞風景地插話問道:“你現在看上去不大好,受傷了?”

“你想讓我看的是那個?”林?順著對方的視線方向看去,隱約覺得那裡的建築和相關場景似曾相識。

摩根感歎道:“我很抱歉,但是真摯而強烈的情緒,即便神明也無法加以偽裝。”與其說?在道歉,不如說?在補刀。

“你不必擔心人身安全,因為我所說的‘安全’顯然是指前者。”摩根爵士臉上帶著熱切而不失矜持的笑容,任誰見了都會以為?與執筆人隻是兩個街頭偶遇的好朋友在寒暄;“隻要您不主動聯係大世界意誌,我們的談話就不會被任何神明所知曉;您應該明白,在時間禁區之外,是沒有這種機會的。”

“你是怎麼找到我的?”長久沉默之後,林?冷不丁問了第一個問題,“算下來,從我進入這個時空,到現在還不足一個小時。”

林?聞言直接黑了臉:“從你的語氣,我聽出了不加掩飾的嘲笑。”

“然後?的神格就被你給搶走了?”林?輕蔑一笑,滿是對阿瑞斯的嘲諷。

“彆急,再等等;哦,出來了!瞧,那位女士才是我們今天戲劇的主角。”摩根抬手指了指,動作很小,隻有林?注意到了。

“真相之神”哈哈大笑起來:“哈……那可是我這一生最光輝的戰績;可惜啊,雅典娜的反應太快了,讓我的勝利留下了一點瑕疵。”

按照故事劇情,艾琳?艾德勒即將迎來生命的最後時刻。

“走吧,讓我們跟上那位女士。”摩根爵士向林?發出邀請,“讓我們去見證‘那個女人’的落幕;或者說……再一次見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