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斯嘉麗草甸火車劫案(1 / 2)

1899年,火車是美國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尤其是做長距離旅行的時候。

普通市民大抵隻能買一張硬座票,忍著久坐帶來的臀部疼痛,同時還要祈禱身邊座位不會坐著那種帶著泥土和糞便氣息的鄉下人。

有錢人就會購買高檔臥鋪票;能進這種車廂的基本都是體麵人,不會遇到令人難堪的局麵。至於一擲千金包下整節車廂的大富豪比較少見,這樣的人難免遭遇一些酸言酸語,比如被譏諷為“暴發戶”之類;這類名詞大約是從一些歐洲的破落戶嘴裡傳出來的。

不過真正難得一見的有錢人卻是另一種,比如自己有一節私人車廂。這類人需要通過鐵路出行的時候,或是將私人車廂加掛在正常班列後麵,更有甚者,直接讓鐵路公司為他修改列車運行表,專門增開一個班次。

如果說第一類暴發戶還隻會讓人酸言酸語罵幾句,那麼第二類能夠直接修改規則的富豪,才是“美國勞動人民”最仇視的對象。

怎麼說呢,第二類富豪如果被當街搶劫、謀殺,人家都不會可憐他,而隻會給搶劫殺人犯叫好。

可為什麼選擇了《荒野大鏢客》呢?就因為它正好處在這個年代,而且有足夠大的影響力嗎?

林?沉浸在思考中,眼前恍惚看到帕特裡克?摩根似笑非笑的麵孔,仿佛發出無聲的慫恿:“你是打算繼續與我糾纏四十年,直到時間禁區的儘頭;還是願意冒點風險,利用這個故意留下的線索,把我從人類社會中逼出來?”

刨掉自己雇傭的一千多人,再篩除接受其他雇主正常雇傭任務的偵探,最後篩出幾十個偵探的名字;這些人都屬於去向不明、或查不到具體任務的偵探。

紛至遝來的任務邀約,既有工礦企業的安保、鎮壓工會這類偵探社的“傳統業務”,也有擔任社會名流、明星人物保鏢的“新興市場”。這段時間,美國各地多個黑幫不約而同地猖獗起來,出現了不少針對有錢人的威脅勒索,間接讓平克頓偵探社業務激增。

一切都發生得那麼自然。平克頓偵探社作為私人公司,盈利是第一要務;當林?安排的人拿著比平時高出百分之五十甚至一倍的價格,要求在預約案件中“加塞插隊”時,也順理成章獲得了正麵反饋。

車廂裡隻有林?一動不動;雖然以他的反應速度完全來得及阻止車廂裡的東西翻倒,他卻毫無反應,隻專注地傾聽車廂外的動靜。

“叮鈴咣當”一陣亂響,辦公桌上、茶幾上、書架上許多擺件或倒或摔;一隻墨水瓶子從桌麵翻倒,黑乎乎的墨汁灑滿了橡木地板。

這就是小邁哈德把“戰場”設在《荒野大鏢客》故事劇情的原因麼?

不會這麼簡單!

想借我的手來改變《荒野大鏢客》的劇情,製造更多“未知”的溫床?

林?認準其中一個聲音傳來的方向,推開車窗探頭出去;“火車開到哪兒了?”

一個摩根,一個被綁架的洛基,再加上一個協助綁架洛基的不知名真神;三個真神躲在大世界,卻沒透出一絲一毫神性與神力的痕跡。

不過,帕特裡克?摩根終歸隻是個逃犯,常年以小邁哈德的凡人身份做掩護,且一直以來滯留於歐洲;可以想見,他並不像林?這樣背靠兩個情報機構,所以在美國境內並沒有太多可資利用的助力。

如果不動用神力的話,能夠為他提供助力的,似乎也隻能找平克頓偵探社這種打開門做生意,同時兼具情報與武力的機構。

“斯嘉麗草甸,見鬼!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如果不想在荒野上逃命被劫匪當活靶子打,你就安靜呆在車廂裡;不要打擾我乾活,我現在很……”

畢竟美國已經不是英國殖民地了,佛瑞斯特家的貴族頭銜很好聽,但並不好使;美國佬既現實又直接,隻認實力,不認名頭。

火車車廂裡,林?拿著最後的“懷疑名單”,看著名單中兩個“熟悉”的名字,嘴角不禁掛上一絲冷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