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年,林?再次來到伊甸園。
從伏地魔徹底趴在地上且永遠起不來那一天算起,大世界已經過去了五年,人類社會邁入公元紀年的第三個千年。而對於比照現實維度時間線過日子的伊甸園等神界來說,時間僅僅過去了兩個星期。
過去這兩個星期,林?過得太太平平,中間配合大世界的時間線融合了幾個小故事;像什麼碟中諜、疾速追殺、虎膽龍威之類的。說現實也不現實,說超自然又絕不是超自然;總歸都是些影響不了大局,也不需要執筆人費心關注的小世界。
大世界裡裡外外,風平浪靜。
直到上帝召喚,林?就知道自己的安生日子到頭了。所以見麵的第一時間,他就主動開口詢問。
“今天找我來是做什麼?幫奧丁完成新版‘諸神黃昏’,還是融合DC故事世界?”
“奧丁還沒有做最後的決定,不管新版還是舊版,諸神黃昏免不了大量的神族死亡;?還在猶豫。”上帝說道。
林?事不關己,惟恐天下不亂:“有什麼好猶豫的,找你或者奧林匹斯借點助力,輕輕鬆鬆就能把洛基一係鎮壓下去。事後再由鵝毛筆將新版諸神黃昏的結局寫進大世界背景,完事兒。”
上帝反問:“換成是你,你會讓其他神係的力量過多介入北歐神係內部事務麼?”
“我又沒有悄摸摸跟大世界意誌接洽勾連,又沒有破壞大世界穩定,更沒有因此得罪所有神係;可?奧丁不一樣,上麵這些錯?全犯了,不主動割肉放血,你們也不會輕易放過?的吧?”林?將一片刀光劍影說得輕描淡寫。
如果把大世界計劃比作一家合資公司,北歐神係作為重要股東卻犯下侵害公司整體利益的錯誤,少不得要被削減股份,降低在董事會話語權;而神界的鬥爭隻會比商業鬥爭來得更殘酷、血腥。
北歐神係不主動死上一批主神,這個事情就不可能翻篇。問題隻在於死多少神,才能既讓眾神滿意,又不至於讓奧丁徹底急眼掀桌子。
個中平衡需要很長時間來考量、建立。
“對奧丁的追責不能急,眾神都有漫長的生命;隨著如今大世界穩固,?們的時間會更充裕,所以有充分的耐心與奧丁周旋。”
林?嗤笑:“不會時間一長,就不了了之了吧?”
“當然不會;長生者可以對任何事情都不介意,唯獨對破壞?們長生的事物刻骨銘心。眾神不會讓奧丁好過的。”
“既然不是北歐神係,那就是DC故事世界?”
“你準備好了嗎?”上帝問。
“準備是準備了,但不敢說準備得夠不夠充分完善。”
上帝點頭表示理解:“從來不會有絕對充分、完善的準備。”
得到理解的執筆人稍稍鬆了口氣:“DC漫畫與大世界最大的邏輯矛盾並不在各種各樣的超自然力量;畢竟,超自然力量的源頭大多來自地球之外,要麼是有特殊基因的外星人,要麼乾脆來自物質宇宙之外的其他時空維度,想怎麼編就怎麼編,無所謂。最顯而易見、也是最容易引發邏輯衝突的矛盾大多在地理方位上。”
最有名的那幾個城市裡,像什麼大都會、中城、星城,這都他麼哪兒跟哪兒啊?光看這些名字就讓人不禁懷疑,早些年DC的那些漫畫編輯是不是個頂個都得了中二病晚期?
反倒是哥譚這個名字,不論是中文譯名,還是英文中“山羊之家”、“愚人”之類的原意,大致還算符和西方人命名的傳統習慣。
該怎麼把這些虛構城市和現實裡的美國版圖統一起來,是執筆人麵臨的最大難題。
“首先是‘大都會’……這名字聽起來更像個評價,或者一個形容詞,而不是城市名稱。地球上任何一個世界級大城市都可以形容為‘大都會’;所以,超人的居住地就不必添加在地圖上了,完全可以把它和紐約合並起來。
美國版圖上,還有哪個城市比紐約更有資格成為大都會呢?洛杉磯、芝加哥相比之下都差了一籌。尤其‘大都會’在漫畫裡明確指定位於大西洋沿岸,那就隻能是紐約了。”
執筆人喃喃自語,手中鵝毛筆寫到一半時突然停頓片刻,隨即又搖頭失笑;
“不行,不能把‘大都會’局限到曼哈頓,應該是整個大紐約的概念才行。曼哈頓那點地方,超人一個起步加速就穿過去了,對他來說舞台太小了。”
上帝沒有打擾林?的工作,隻是平靜地站在一旁;?們此刻已經不在伊甸園裡,而是身處虛空,遠遠眺望著層層疊疊的DC世界碎片。
“既然‘大都會’是整個紐約,那麼與之隔河相望的‘哥譚’必然要放在新澤西;一個能被黑幫‘統治’的城市,說明政府公權力嚴重不足……在美國,隻有一種情況下會發生這樣的事,那就是貧困。稅收不足,警察薪資底下,於是紛紛被收買,與黑幫暗通款曲。
讓我想想……一個經濟下行、居民陷入大麵積貧困的城市;身處‘大都會’近鄰地域,不但沒吃到‘大都會’的紅利,反而因為虹吸效應導致人口和資源不斷流失。”
林?逐漸陷入沉思,心思完全沉在“工作”當中;至少在眾神麵前,他作為執筆人的工作態度是無可挑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