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倫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因為林?根本沒有隱瞞。如陽光般的金色光芒亮起,灑滿了次元空間內的每個角落。
光明中帶著熾熱高溫,稍一接觸就蒸發了“大眼珠子”許多黑霧。九戒靈的情況更糟,光芒照耀下幾乎瞬間就燒沒了一小半“身體”。
半獸人不喜歡陽光,這種習性其實源於黑暗的本能;它們的創造者魔苟斯,包括跟隨魔苟斯墮落的邁雅,以及等而下之的魔龍、戒靈、屍妖等等,都是厭惡陽光的存在。
並不是說陽光一定會對它們造成傷害,很多時候隻是一種對光明事物發自內心的本能抗拒。
在“一如”的大樂章中,不論最初為中洲大陸照明的巨燈,還是阿門洲散發光輝的雙聖樹,乃至後來的群星、日月,本質上都是為世界帶來光明。所以,試圖打亂大樂章的魔苟斯從一開始就隻能走上與光明對立的另一端,連帶?的下屬、造物都天然帶上了相似屬性。
索倫作為魔苟斯的頭號奴仆自然也不例外;幾千年來,他所藏匿的地方,從多古爾都到魔多,無不是終日烏雲密布,不見絲毫陽光。
林?釋放的光芒雖然不含有“正義”屬性,與索倫的力量也沒有屬性相克,可即便隻是單純的光與熱就讓黑暗魔君及其黨羽難以忍受;因為其中還包含有力量層次根本性差異所造成的碾壓式打擊。
次元空間封鎖始終牢固,天上地下都無隙可乘,就連與幽界的聯係都被切斷了;索倫雖然早已知道不敵,可這種時候也隻能做困獸之鬥。
黑暗魔君覺得自己並不是沒有機會;他去時空縫隙的另一頭看過,明明有著相似的精靈、矮人、人類、半身人等種族,卻與阿爾達有著完全不同的屬性規則。
黑與白、正與邪、善與惡,交織在那個世界的每一處角落;仿佛每個知性生靈的靈魂深處都始終有兩股力量在角力,一步之差、一線之隔,就是光明與黑暗的天壤之彆。
那裡的精靈並非天性高貴,那裡的矮人也不夠固執堅韌;時時刻刻、無處不在的渾沌感才是那個世界的主調。對於以操弄、蠱惑人心為長的索倫來說,那樣的世界簡直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天堂。
正因為去過對麵的世界,知曉世界屬性的不同,索倫也深刻了解到客場作戰的艱難。即便占了突然襲擊的先手,用邪惡汙染了大片土地以供立足,卻還是被對麵世界的神明驅趕了回來。
既然自己在對方的世界力不從心,那麼眼前這個異世界神明肯定也會因為世界屬性異同而留下弱點。
以巫王安格瑪為首的九戒靈試圖發動反擊,慘綠色的鬼影飄飄蕩蕩,環繞著璀璨光明卻無從下手,反而時刻要注意躲閃噴吐出來的高溫火焰。
“大眼珠子”四周黑霧翻湧,與金光做正麵對抗。這些黑霧並非林?前世在電影裡看到的那樣隻有衝擊力,它們裹挾著阿爾達世界最惡毒、最陰暗的意念,無孔不入地腐蝕人心、墮落靈魂,勾動每一個與之接觸之人的負麵情緒,挑起他們心底最卑劣的念頭。
可惜,心靈攻勢對蛇夫座聖鬥士沒用。麵對眾神集體威壓都能堅持自我,誓不低頭,阿斯克勒庇俄斯給後來的蛇夫座聖鬥士打了個極好的榜樣;穿上蛇夫座聖衣,等同於將心靈攻擊抗性全部點滿。
眾神都壓不垮蛇夫座的心誌,索倫這點手段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