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不能是不乾淨的東西(2 / 2)

兩人的音量形成鮮明對比,把王青山和王父嚇了一跳。

吳用瞪了柴昆鵬一眼。

但……其實這也是他的疑惑,什麼樣的雞能夠害死人?把人眼啄瞎了?受害者是沒什麼抵抗力的嬰孩?還是說另有隱情?

“王伯?”吳用目露詢問之色。

王父搖頭道:“此事說來話長……”

原來,窩頭村四麵環山,彆看環境很好,住著冬暖夏涼,風景絕佳。但其實土地算不得肥沃,泥裡大多混著礫石,除了當地生長的植被,無法大規模種植米麵等糧食作物。

在早年間,村民們是非常貧窮的,經常有一頓沒下頓。

所幸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四環的山林裡總有些天生地養的作物,像是菇筍等山鮮,偶爾還能獵到狐兔等野味。村民們終日遊山,一些賣去江原縣,一些自己留用,窩頭村的祖輩們就靠此過活。

但說到底,四座山而已,不是連綿無絕的山脈。

幾代人下來,山裡都被刨了個遍,菇筍又有季節性,不是終年都有的。狐兔也不是傻,家裡隔三差五少個叔叔阿伯舅媽舅婆,久而久之,便都跑沒了影。

老村長,亦即王青山的祖公,沒能如願考取功名,想著回鄉開個私塾,教些年輕的子侄輩也好,說不得自己的舉人夢就能夠在他們身上得以延續。

至不濟,幫著父老鄉親認字,討個鄉裡村間的好名聲,也算一個有臉有麵兒的活法。

卻沒想到窩頭村的狀況比他當年離鄉時候還要差,彆說讀書識字了,鄉民們連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讀書。

王青山祖公起初還有讀書人的傲骨,說什麼也不跑山,就打算去江原縣給人寫字帖,賣畫,吃讀書人才能吃的飯。

然則,他又不是什麼大才子大畫家,連個功名也考不得,誰理他?自然一副字畫也沒賣出去。

久而久之,沒得飯吃,五臟廟都要塌房了,無可奈何,也就隻能“放下身段”,上山林裡討生活。

有一年冬天,他跑了半座山也沒有一點收獲,看著夕陽西下,想到今天又要挨餓,心情憤懣下怒吼了罵一聲老天。

這會兒他已經好些日子沒有吃過飯,又爬了一天山路,腿肚子早已發軟,一聲吼,自己先站不穩,哐啷當滾下了山。

也是他大難不死,居然滾進了一個的山洞內。

他抹了一把臉,才發現這座山洞裡居然長滿了各式各樣的菌子。

那可是冬天!

王青山祖公從沒有聽過冬天哪裡有地方能長這麼多菌子,能在同一片地上長那麼多不同種類的菌子!

跑山頭有些日子,他也大致清楚哪些菌子能吃,哪些不能吃,摘了滿懷,跑出了山洞,標記了地方,就地在山裡生火吃了個痛快。

之後幾天,他每日都來這裡摘菌子吃。還驚喜地發現,這個山洞裡的菌子長得特彆快,今天摘了,隔幾天就能看到“小蓋子”冒出來。

就這麼安穩過了段時日,王青山祖公雖然不再愁餓肚子,但總吃菌子也讓人飽以極食——厭了。

想著菌子生長得又快又多,何不摘些去縣城裡賣呢?

再用這些錢做彆的呢?

守著金山,當然要發揮作用。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