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又圖謀右相之位,所以想請先生,領右相之位!”
寧凡的眸光看向沈黎,輕歎道:“這段時日,京中的形勢可謂一日一變,宣武侯勾結陳家,結黨營私,密謀造反!”
“而陳家又與淮南王聯合,暗中為其提供甲胄兵刃!”
“我大禹如今堪稱是內憂外患啊!”
沈黎聞言,也是悠悠一歎,眸子中多了一抹怒意:“先皇在位時,老夫便曾提過世家之患,望族之禍!”
“可惜,先皇忙於四方戰事,無暇整頓朝局,直至今日,釀成大禍!”
“如今朝堂官員,多出名望,尋常百姓,實難出頭!”
“老夫這些年來,教化天下,不少弟子皆身負大才,可因其出身卑賤,難以出任官員!”
“每想於此,唯有無奈歎惋啊!”
看著沈黎一臉的黯然,寧凡沉吟開口:“先生,我有一策,可使寒門弟子出頭!”
“嗯?”
這一刻,不隻是沈黎麵色驚訝,就連諸葛亮也是一臉好奇的看過來!
嶽飛看向寧凡,試探著問道:“科舉製?”
“正是!”
寧凡含笑點頭,沉吟道:“科舉取士,無論出身,德才兼備者,皆可為官!”
“主公,何為科舉取士?”
諸葛亮率先問出了自己的疑問,沈黎也是一臉疑惑地看了過來。
“所謂科舉取士,簡單來概括,便是‘無論出身,唯才是舉’”
“無論是世家名望子弟,還是尋常寒門布衣,想要當官,唯有通過考試錄用!”
“考試從下向上,設鄉試,會試和殿試!”
“層層選拔,擇優錄取!”
寧凡將科舉製的核心道出,一時之間,無論是沈黎還是諸葛亮皆是一臉的驚歎之色,嶽飛同樣是眸子中閃著精光!
在這個時代,科舉製度未曾出現,若是大禹能先人一步,那麼接下來必定會吏治清明,蒸蒸日上!
“主公!”
諸葛亮的臉上並無半分喜色,反而一臉的凝重,看向寧凡,鄭州開口道:“今日之言,切不可再傳於外人,此事乾係重大,暫不適宜我大禹!”
“一旦傳揚出去,我大禹恐有傾覆之危啊!”
沈黎神色一怔,眸子中也是露出一抹驚意,重重的點了點頭:“孔明所言甚是,這科舉製當真是打破世家壟斷的一大殺器!”
“隻是我大禹,如今內外動蕩,若是此策一傳出,天下世家,必然會揭竿而起!”
“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將殿下您扼殺!”
“莫要小覷了這天下大族,縱使是朝廷,也是忌憚無比啊!”
寧凡看著兩人皆是一臉的凝重,也是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看來想要推行科舉製,要比他想象的困難的多,甚至稍有不慎,暴斃荒野,乃至國祚動蕩!
這天下,乃是世家的天下!
在朝局沒有徹底穩固之前,斷不敢如此大張旗鼓的推行科舉製!
“不過……”諸葛亮眸子中綻著一抹精芒,沉吟道:“科舉製雖無法暫行,卻可發布一招賢令!”
“廣納天下英才,入朝為官,考核錄用!”
“有先生坐鎮,必能號召天下士林,可彌補如今朝廷人才的空缺!”
沈黎聞言,眸子中綻著精芒,輕輕頷首道:“孔明此計可行!”
“天下士林儘入京城,屆時,由沈師主考,選賢與能,從世家之中選出一批精英子弟!”
“大肆提拔小世家,拉攏中世家,打壓大世界!”
“待朝局穩固之後,順勢推行科舉,天下可定矣!”
……